门诊上有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去年刚查出慢性乙肝不久,转氨酶升高了好几倍,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也不高,当时评估完,我建议他使用干扰素治疗,经过一年规范治疗,复查时惊喜发现,他实现了临床转阴。
不少慢乙肝患者听到这个案例,都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能通过干扰素治疗获得转阴?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干扰素这个话题。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干扰素
(一)初治患者
要是你刚查出慢性乙肝,年纪较轻,30岁以下,没有肝硬化,乙肝病毒DNA定量较低,转氨酶升高明显,在正常值上限的2到10倍之间,表面抗原定量也较低(<1500属于优势人群),就很适合用干扰素。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门诊患者,检查时转氨酶远超正常上限,乙肝表面抗原在200多,使用干扰素后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实现临床治愈。
(二)想要停药的患者
部分患者长期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口服抗病毒药物,病情稳定,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转氨酶也正常。但不想一直服药,可以在医生评估后,尝试使用干扰素,争取停药,摆脱长期用药的困扰。
二、哪些人不适合打干扰素
肝硬化患者(可能加重病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亢、红斑狼疮)
严重心脏病、精神病史
怀孕或近期计划怀孕
血小板/白细胞明显偏低
划重点:即使符合条件,最终需要医生评估血常规、肝弹、超声等20+项指标后才能决定。
三、干扰素怎么打
(一)种类选择
市面上的干扰素分为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需隔天打一针,聚乙二醇干扰素一周打一针。从疗效和便捷性来看,聚乙二醇干扰素更具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应用更为普遍。
(二)使用方法
干扰素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和打胰岛素类似,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上臂、大腿外侧等脂肪较多的地方。注射前,洗净双手,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规范注射。
(三)治疗疗程
干扰素的治疗疗程一般为48周,也就是一年左右。但具体疗程,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整。治疗过程中,不要擅自停药,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反弹,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四、打干扰素期间要注意什么
(一)定期复查
打干扰素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刚开始,可能需每月复查一次肝功能、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后期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复查间隔。通过复查,医生能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二)不良反应应对
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一般在注射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可以通过多喝水、多休息缓解,必要时服用退烧药。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如持续高烧不退、白细胞或血小板严重降低,要及时告知医生。
干扰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能否使用,以及具体该怎么用,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只有医患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