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春节,章士钊、程潜、仇鳌和王孝范受到了毛主席的邀请,到中南海颐年堂去吃饭。
然而等他们到了之后,却发现还有一个空位迟迟不见人,毛主席故作神秘地说:“你们都知道他,来了就知道了。”
不一会儿,他们竟然看到末代皇帝溥仪走了进来,与他们同桌吃饭,而毛主席还问了溥仪一个问题:“传国玉玺去哪了?”
溥仪明显一愣, 回答令在场的人哗然。
溥仪到底说了什么?
末代皇帝溥仪
作为一个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显然是比其他末代皇帝要幸运得多,不仅保留了性命,还得以善终,家族里其他人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但是纵观他的人生经历来说,不得不称赞他有一颗强心脏。
三岁才刚记事,他就被带进宫中穿上龙袍,坐在龙椅上享受万人朝拜,是为宣统皇帝。
人们对他的态度是谨小慎微,仿佛他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当时的他不懂这是为什么,直到逐渐长大明白了何为皇权,他才开始享受起当皇帝的快乐。
但是显然他能享受的快乐比起之前的皇帝来说,是远远比不上的,就是手中的权力都打了个折扣,因为他的头上还有裕隆太后,还有不听话的高官。
在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他在紫禁城内跟着外国老师学骑自行车,戴眼镜,见识各种新奇物品,对于紫禁城外的世界向往不已。
然而1912年冯玉祥发动政变,打入紫禁城要将他驱逐出紫禁城的时候,他又慌了。
但是冯玉祥将请溥仪搬出皇宫的任务交给鹿钟麟,鹿钟麟就抓住一个小太监让他传话给溥仪:限他3个小时之内搬出皇宫。
溥仪才感觉到事态已经尤其严重, 真正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可他丝毫没有头绪手足无措。
直到鹿钟麟给的时间快到了,溥仪只能亲自去求鹿钟麟,结果被鹿钟麟问了一个问题:“以后你要继续做皇帝还是做中华民国的公民, 你做公民我会保护你,但如果你要继续做皇帝与民国作对,我会杀了你。
当时的溥仪已经吓破了胆,马上求饶道:我愿意做一个普通的公民。
因为他的态度诚恳,他们得以安全离开皇宫,离开他生活了4年的地方。
1917年张勋借着调解段祺瑞和黎元洪之间的矛盾为名,直接带着4000名士兵进入北京,发动兵变又将溥仪推上了龙椅。
此时溥仪才12岁,人们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这次又是一个傀儡皇帝。
果然在12天之后,段祺瑞的大军进入北京,张勋吓得慌忙逃窜,溥仪又被落下了龙椅,仅仅当了12天的皇帝。
后来几经辗转1932年他又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建年为大同,两年后又改年号为“康德”。
这个年号取的康熙和德宗光绪的其中两字,本意是希望能继承康熙和光绪的志向延续祖先基业,可是只是个提线木偶的溥仪,思想还是太单纯了。
1945年日本战败,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指挥官们也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逃往各个地方,溥仪也赶紧发布《退位诏书》,在奉天机场的飞机上焦急地等待着飞机起飞。
只要飞机成功起飞,降落在日本上,那他的皇帝梦就还有可能重现,然而苏联红军带着命运的脚镣奔向了奉天机场,成功将飞机拦截,揪出坐在里面的溥仪将他带到了苏联。
在苏联的日子溥仪虽然说是被软禁,但他的生活也还算不错,还得以去过一次日本东京,不过是作为证人去指证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到苏联去出访,提出将溥仪移交给中国政府的要求,苏联方面自然是不想给,但又没有明确的理由。
于是在多次交涉之后,1950年5月溥仪和其他战犯坐上了回国的列车,之后被关押在抚顺的战犯管理所劳动改造10年。
10年对于一个和侵略者勾结的皇帝来说,惩罚并不算重,而且他还得到了中央政府的不少帮助,因此在1959年被特赦后,溥仪是心存感激的。
传国玉玺去哪了?
其实在溥仪被关押的前期,他的家人是不愿意和他沾上关系,当初他执意要当日本人的傀儡皇帝,“七叔”载涛、弟弟妹妹大部分都与他断绝了来往。
还是在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总理看见载涛后将他介绍给毛主席,毛主席劝载涛去看看溥仪,帮助他接受新社会。
载涛这才去战犯管理所见溥仪,告诉他家族在政府的帮助下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叮嘱他一定要好好改造,出来重新做人。
1959年,溥仪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果然看到弟弟妹妹们在新社会中都有了自己的位置,并没有被人耻笑,心中欣慰不已。
1962年春节,毛主席特意邀请他到中南海颐年堂做客,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毛主席平易近人的态度让他放松了很多。
他一走进门,毛主席就主动迎了上来,并且紧紧握住他的手,将他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之后向其他人介绍。
“你们不认识吧,这就是宣统皇帝嘛, 是大家的上司嘛。”
虽然毛主席带着浓重的韶山口音,溥仪多少也听得懂一些,脸上有些窘迫,连忙说:“您别这样说,都是过去的事了。”
之后毛主席一一向他介绍其他四人,溥仪恭敬地站起来打招呼。毛主席看他很是拘谨,于是热情地邀请他吃饭。
溥仪一看桌上的饭菜,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桌上的几人都是湖南人,而且那时候国家正是困难时期,因此并没有什么大鱼大肉,只有几碟辣椒、苦瓜、豆豉做成的小菜, 主食就是大米和馒头,唯一还算高档的就是那瓶葡萄酒了。
一国元首吃的都是这样,那他们还能有什么怨言呢?毛主席见他不动筷,于是主动夹起菜放到他面前的小碟中。
溥仪赶忙夹起来吃,只觉得辣得过瘾,毛主席怕他觉得饭菜不好,还特意解释:“桌上的都是湖南人,所以无辣不欢。”
为了让溥仪更放松一些,毛主席故作好奇地问他:“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你,当年的传国玉玺究竟放在哪里了?”
溥仪略微思考了一会儿,说:“其实我也不知道究竟在哪里。”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有些哗然。
要知道这传国玉玺在封建时代,就是权力的象征,谁手中握着它,那就是合法的天子。
当年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皇宫之后,就将皇宫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传国玉玺。大家都以为传国玉玺在溥仪手里,没想到他竟然也不知道在哪里。
“没关系,那就是个封建时代的东西,现在封建王朝结束,它就是个没用的石头疙瘩,丢了也没什么。就是有点可惜长这么大我们还没见过玉玺长什么样啊。”
毛主席笑着说,引得在场的人也笑了。
在这场宴会上,毛主席热情地招待溥仪,让溥仪很是感激。
后来毛主席听说他生活困难,想将一部分稿费送给他改善生活,溥仪却婉拒了,表示自己的书《我的前半生》也有稿费,能够靠自己生活。
在新社会里,溥仪也过上了安定、踏实的生活,1967年10月17日去世,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参考信息:
羊城晚报:毛泽东宴请溥仪 称其是"大家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