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知情人士披露,特朗普政府已解除一名常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布鲁塞尔总部海军中将的职务。按照美国媒体说法,这是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清洗”的至少第九名美国军方高级将领。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肖莎娜·查特菲尔德是特朗普就任后遭解职的第四名美军女性将领。查特菲尔德是美国派驻北约军事委员会的代表。她上周末收到解职通知,她的职务将由其在北约的副手、陆军国民警卫队准将肖恩·弗林临时接任。




肖莎娜·查特菲尔德(资料图)

目前尚不清楚解雇查特菲尔德的官方理由,或者是否与美国对北约的政策有关。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此事或许和五角大楼对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举措的打压有关。查特菲尔德曾在2015年美国妇女平等日活动中表示,美军的人员组成趋于“多元化”,而赫格塞思上任后称这是美军史上“最愚蠢”的言论。特朗普政府把消除拜登政府“多元化、平等、包容”政策影响视为要务,赫格塞思称,这一政策在美军中引发分化,影响战斗力,他先前还下令终止“黑人历史月”和“女性历史月”等活动。

这“多元化、平等和包容”,说白了就是主张各种各样的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这理念本身没啥毛病,但在军队里推行,就有点争议了。有人觉得这会影响战斗力,有人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特朗普可不这么想,他觉得军队就应该像个铁板一块,不能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所以,那些支持“多元化、平等和包容”的军官,在他眼里就成了异类,得清除掉。除了这个,还有党派之争。特朗普是共和党,自然更喜欢用共和党的军官。



特朗普(资料图)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文件,指示美国司法部调查在他第一任期的政府任职过的两位高级官员,这两人后来都公开批评特朗普。报道称,特朗普的目标之一是迈尔斯·泰勒,泰勒曾在特朗普的第一届政府担任国土安全部长尼尔森的副幕僚长。泰勒于2018年在《纽约时报》发表匿名文章《我是特朗普政府中的一名抵抗者》,在美国媒体和政坛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引发白宫方面寻找暗藏在特朗普身边的这位“内鬼”是谁。

除两名主要调查对象外,其关联的12名前官员安全许可同步撤销。这种"连坐式"惩戒引发政府雇员恐慌,联邦公务员匿名论坛24小时内新增487条离职咨询帖‌。"叛国罪"在美国近40年仅适用过3次,且均针对外国间谍。宪法专家指出,将内部政策分歧升级为叛国指控,可能引发"寒蝉效应"‌。国家安全局两周前刚经历人事地震,前局长蒂莫西·霍因泄密调查被解职。内部备忘录显示,86%的联邦官员重新签署保密协议‌。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针对前官员的调查,其政治指向毫不含糊:凡是不顺从,皆为敌人;凡是反对,皆为叛徒。在这种逻辑之下,制度成为了工具,司法变成了复仇武器。这不仅是一场内部政治迫害,更是对全球的一个危险信号。在当今世界,美国频频以“民主灯塔”自居,指责他国打压异见、操纵司法、政治清算。而现在,白宫的主人正在公然践行他曾批评他国的所有手段。这不仅削弱了美国在国际上的道义地位,也让无数曾幻想“美国制度优越”的人彻底醒悟。

五角大楼的文职人员,被誉为美国军事体系的“中枢神经”。即便他们身着非军装,却肩负着预算规划、战略研究、情报分析等至关重要的任务。目前正筹备进行大规模裁员,此举或将导致五角大楼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历史教训明确:1962年,在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之际,赫鲁晓夫正是看穿了肯尼迪政府的犹豫态度,这才敢于大胆冒险。1975年,随着美军从越南的撤军行动告一段落,东南亚地区的力量格局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一场看似局部的内部人事调整,或许将掀起一场全球性的连锁效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