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竭力维系霸权的美国,一边是以迅猛速度崛起的中国,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的一番言论谈到了中俄关系的深度合作。
还顺带把美国的老毛病狠狠地批了一顿,另一边特朗普似乎有点坐不住了,他的言辞和行为每次都自带浓浓的焦虑感。
作者-甜 编辑-甜
一直以来俄罗斯都是个充满“矛盾美学”的国家,冷战时期它那与美国割席而坐的气质就没少吸引全球目光,如今,美国一直在甩“不安分选手”的锅给俄罗斯,恨不得把它打造成全球破坏者的形象,但就在舆论压力高涨时,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的一番话让人感觉到,这个国家并不孤单。
鲁登科公开表示,中俄间的战略合作已经“牢不可破”,不仅是在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国际安全等,换句话说,中俄的关系已经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互利互惠,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地缘政治对抗,这里的“对抗”,当然针对的是美国,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中俄之间的这份紧密关系。
美国看了自然不痛快,这几年,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式“关爱”简直不遗余力,无论是在贸易领域上演关税战,还是科技领域制裁华为,甚至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但中国硬是从中磨练出了心态与实力,成为全球舞台上的顶尖玩家,美国的套路啊,一向是“该煽风就煽风。
该添火就添火”,但问题是,这火也开始烧到自己脚了,特朗普就是这种现象的代表人物,看他的言行就能感受到某种扑面而来的慌张感,这个人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中国的“敌意”,可越是想表现强硬,越显得虚张声势,他在竞选期间一边指责中国“吃美国的午餐”。
一边大夸美国政坛的失败政策,还大力渲染“中国威胁论”,仿佛只要把中国放在靶子中央,美国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他在国际上大喊着“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但心里清楚,中国的崛起已经让美国的“伟大光环”黯淡了不少,特朗普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他嘴硬得很。
宁可把自己的焦虑转化成强硬言辞,也不愿意承认这个趋势,不过,鲁登科的话才是这场大戏里的关键人物之一,俄罗斯副外长的话里透露的细节相当精彩,他强调,无论美国如何施压,俄罗斯和中国始终是友好合作伙伴,他还提到中俄之间的密切往来完全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局势高度动荡的背景下,两国的联合站位让“外部势力”无法轻易挑拨,简单来说,俄罗斯与中国已然达成某种战略默契,目标就是在那个美国一手搭建的全球权力场中,撕裂旧规则、铸造新秩序,这一老套路,美国当然熟悉。
然而它始终低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适应能力,一方面,俄罗斯在政治和军事上总能找到与中国的战略共鸣,另一方面,中国用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补足了俄罗斯的短板,双方一拍即合,站在了“反美”阵线的同一边,想一想,这不正是美国最害怕的事情吗?
一个潜力无限的中国,一个战略经验丰富的俄罗斯,一旦携手合作,美国就不得不面对两个技能点满的对手,这种局面搞得它焦头烂额,忙着在各个领域制造冲突,希望达到“分而治之”效果,可问题在于,越是打压,他们的合作体系越紧密,这还能不让特朗普焦虑?
过去几十年,美国习惯于后院安稳、全球领跑,但现在一手打压着的这些国家,竟然开始结成联盟,冷静、低调地挖掉霸权的根基,特朗普这种大商人出身的政客看得很清楚,如果中国持续拉动经济版图扩展,俄罗斯辅助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
美国哪一天真的不失去全球老大的位置都难,所以他的心态越来越浮躁,嘴上还在标榜美利坚的伟大,可实际行动和言辞却透露出深深的不安,至于美国怕什么,那就简单了,它怕失去权力,也怕失去面子,失去权力意味着它无法像过去那样随意干涉全球事务。
失去面子则更具象征意义,就像一个靠装腔作势维持形象的“班长”,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说服不了别人,但更狠的是,美国怕的不仅仅是失去这些,他特别害怕中国和俄罗斯展现出的那种“不对称竞争”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靠简单地扩张武器或财力就能打破的。
而是基于智慧、合作、以及持续创新的战略资本,所以,鲁登科才会在这个时间点站出来讲这番话,他的表态,其实不仅是对外透露俄罗斯的立场,也是用事实怼了美国一番,你们想挑拨关系,试图制造分歧?不好意思,中俄这对搭档的合作早已不是表面上的利益捆绑。
而是深度协作,无论美国采取什么手段,挑拨也好,孤立也罢,都无法动摇中俄的战略共识,全球竞争格局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没有人能轻松退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现实,俄罗斯的转身则是美国自己作死的结果,曾经那根高高在上的权杖,现在也开始变得摇摇欲坠。
特朗普和他的继任者再怎么喊“美国第一”,其实多少带着掩饰恐慌的意味,而中俄之间的合作就是美国的“心头刺”,一根无法拔出的硬刺,鲁登科的一句话,其实不仅是对美国的警告,更是对未来全球局势的敏感预测,霸权时代的故事或许到了要翻篇的时候了,谁的下一幕才是关键看点。
就目前来看,中俄联手像是对抗美国霸权的最好选择,而美国的算盘没那么简单,它当然不会轻易认输,但无论如何,回头看特朗普那些激烈的发言和态度,恐慌的气息一路蔓延,说到底,美国怕的是什么?还是怕它曾经建立起的那套规则,终有一天会被重新塑造,变得不可控。
而中俄的默契合作,无疑加速了这个不可避免的轮回,未来谁能笑到最后,还看这场复杂而硬核的博弈,怎么演绎下去吧!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