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寿光菜博会“蔬香里”研学馆,汉代耧车的木纹与智能播种机的电路板折射出千年农耕文明的进化光谱。这座全国首个蔬菜主题研学综合体,用沉浸式体验架起《齐民要术》与现代农业的时空桥梁,让沉睡的古农书在少年指尖重新舒展枝叶。
研学馆“文化+科技+生态”的三维体系,构建起分阶成长的认知阶梯:小学生在《寿光蔬菜赋》的墨香里启蒙,初中生在水培实验室解密科技,高中生则通过杂交实验触摸生命奥秘。这种“知-行-创”的教育闭环,让农业文明传承从说教走向体验,从记忆转向创造。
在数字技术重构认知方式的今天,“蔬香里”的探索证明:文明传承需要可触摸的载体,文化自信需要可感知的路径。当万名学子带着嵌种子的书签离开,带走的不仅是农业知识,更是一颗在数字时代依然跳动的农耕文明之心。这种将文化密码转化为教育基因的创新,或许正是乡村振兴最深厚的养分。
潍坊打造“中国研学名城”的布局,更显战略深意。当“蔬香里”与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诸城恐龙地质公园等组成研学矩阵,当农耕文明实践与元宇宙探索空间形成认知拼图,这座城市正在编织一张覆盖时空维度的立体教育网络。从非遗工坊到智能大棚,从《齐民要术》到基因图谱,研学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的课外活动,而成为激活文化基因的认知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