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无意识生活习惯,却可能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导致血糖飙升。下面就为大家揭开这7个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习惯,快来对照看看你是否已经“中招”。

早餐随意应付

许多人因为早上赶时间上班、上学,常常不吃早餐,或者只是简单地吃些饼干、面包等高碳水、低营养的食物。身体经过一夜的代谢,清晨急需补充能量和营养来启动新陈代谢,而这样的早餐选择会让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随后又快速下降,导致上午就出现饥饿感、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而且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进一步扰乱血糖的正常调节机制,使血糖波动愈发频繁。


饮料不离手

无论是在办公室办公,还是外出逛街、运动,随手拿起一瓶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甚至是含糖奶茶,成了很多人的日常。这些饮品中往往添加了大量的蔗糖、果糖等简单糖,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被吸收,造成血糖急剧升高。以一杯 500 毫升的普通碳酸饮料为例,其中可能含有约 50 - 60 克的糖,相当于 10 - 12 块方糖,远远超过了人体一次所能承受的健康糖分摄入量。即使是标榜“健康”的鲜榨果汁,由于去除了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其升糖指数也比整个水果要高得多,过量饮用同样会引发血糖大幅波动。


久坐不动

现代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久坐状态,上班坐在办公桌前,下班回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长时间久坐,身体的肌肉得不到有效活动,新陈代谢减缓,对血糖的消耗也随之减少。同时,久坐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尤其是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使得胰岛素输送到身体各个细胞的效率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导致血糖不能被及时充分利用,只能在血液中堆积,引起血糖升高。研究表明,连续久坐超过 3 小时,血糖水平就会明显上升,且这种因久坐导致的高血糖状态可能会持续数小时之久。


晚餐吃得过晚、过饱

忙碌一天后,很多人会把晚餐作为一天中最丰盛的一餐,而且用餐时间较晚。当晚餐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时,肠胃消化负担加重,大量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持续刺激胰岛素分泌,致使血糖长时间处于高位。此外,晚餐过饱还会影响睡眠质量,睡眠不足又会反过来干扰体内激素平衡,进一步影响血糖调节,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理想的晚餐时间应尽量安排在睡前 2 - 3 小时,且吃到七八分饱即可,这样既能满足身体所需营养,又不会给血糖带来过大压力。


情绪压力大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下,人体会分泌一系列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摄取和利用能力降低,从而导致血糖升高。例如,在面临工作压力或生活困境时,很多人会感觉胃口大开,不自觉地摄入更多高热量食物,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让血糖一路飙升。学会通过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对于稳定血糖至关重要。


熬夜成常态

熬夜打乱了人体的生物钟,影响了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节律。正常情况下,夜间是身体各器官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的时间,包括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调节。长期熬夜会使这种调节功能紊乱,胰岛素分泌失衡,血糖控制难度加大。而且熬夜时往往会伴有吃夜宵的行为,进一步加重了血糖负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吸烟酗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液循环,降低胰岛素的运输效率。同时,吸烟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促使血糖升高。酒精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干扰肝脏正常的糖原合成与分解过程,饮酒过量同样会导致血糖波动。无论是为了自身健康还是家人的幸福,尽早戒烟限酒都是明智之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