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人文社科类新书出版呢?一起来查收这份书单吧!
1
《集装箱原则》(The Container Principle)
亚历山大·克洛泽(Alexander Klose)著,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25年3月
我们生活在一个围绕集装箱运转的世界。标准化的二十英尺和四十英尺集装箱承载着货物穿越海洋与陆地,同时也被用作住所、办公空间和储存设施,并激发了电影、小说、隐喻和理论模式的诞生。如今,二十英尺的标准集装箱几乎成为全球通用的衡量尺度。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集装箱原则”及其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作者通过一系列“集装箱情境”,考察它们在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并将集装箱比作时间胶囊,向人们展示了当代社会的物质文化。作者追溯了水陆运输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集装箱历史的发展阶段,并探讨了物流产业的崛起,以及计算机领域如何通过模块化和标准化实现“集装箱化”。作者指出,集装箱化不仅是一种物理存储方式,更是一种组织模式的隐喻。集装箱的普及不仅改变了货物流通方式,而且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最终演变为一种新的组织原则。
2
《不可靠: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偏见、欺诈与可重复性危机》(Unreliable:Bias, Fraud, and the Reproducibility Crisi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查巴·萨博(Csaba Szabo)著,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
在科学研究中,可重复性是核心原则之一。科学家在阅读一篇描述研究结果的论文后,应该能够重复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高达90%的已发表生物医学研究论文在独立重复实验时遇到困难,这里面包含无意识的错误,也包含学术欺骗。这场危机反映出科学界深层的系统性问题:文化、激励机制和制度上的缺陷。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生物医学研究中可重复性危机的成因及其后果,指出促使学术不端的因素正源自科学实践中的根本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常见的研究方法和可疑的统计技术。此外,学术界的职业激励、激烈的拨款竞争,以及对发布正面结果的偏好,都加剧了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危机,从科学培训、拨款制度到出版流程,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全面的改革建议,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3
《正义被遗弃》(Justice Abandoned)
瑞秋·伊丽丝·巴尔考(Rachel Elise Barkow)著,哈佛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
美国的人口不足全球的5%,却关押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囚犯,这一惊人的比例凸显了美国的大规模监禁问题。那么,这种情况是如何形成的?严厉的犯罪政策和带有种族偏见的毒品战争无疑是主要原因,但另一个关键因素往往被忽视——最高法院。美国《宪法》设有多项条款来限制政府滥用权力任意监禁公民。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最高法院曾多次削弱这些限制,声称遵循《宪法》与保障公共安全相冲突。在本书中,作者聚焦六个关键的最高法院裁决,揭示了它们如何助推了大规模监禁。这些判决直接导致预审拘留和强迫认罪协议激增,使量刑严重失衡,监狱人满为患,并为警方的随意拦截和种族歧视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作者认为,如果最高法院始终坚持保护宪法权利,并严格遵循其一贯的法律解释原则,那么这些案件本不应做出这样的裁决,美国的惩罚制度也会大为不同。
4
《技能市场》(The Market for Skill)
帕特里克·沃利斯(Patrick Wallis)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
学徒制在早期现代欧洲占据了主导地位,是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核心方式。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学徒制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另一些人则认为它低效且保守。本书指出,这两种观点并不完全准确。通过分析成千上万名学徒的记录,作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现了学徒制的运作方式及它推动英格兰经济变革的方式。作者详细描述了学徒与师傅的日常活动,展示了学徒制度如何促进城市发展、推动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转移,并加速新技术和生产知识的传播。作者指出,学徒制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它具有灵活性,允许学徒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解除契约,这使得学徒制成为一种可靠的技能培训途径,让大多数年轻人,无论出身如何,都能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5
《极寒中的美国》(America in the Arctic)
玛丽·汤普森-琼斯(Mary Thompson-Jones)著,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
随着气候变化加速,北极已成为全球竞争的关键区域。冰川融化、气温上升和海平面上升使这个偏远地区变得更加易于进入,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世界各国都开始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地区;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重新恢复其对北极的关注。在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美国为何必须加大对这个受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竞争威胁地区的持续关注。作者回顾了美国与加拿大、冰岛、格陵兰、丹麦、挪威、芬兰、瑞典和俄罗斯的历史关系,梳理了自购买阿拉斯加以来美国在北极的活动轨迹,指出这些历史经验应为美国今天与北极邻国的互动提供指导。美国的北极政策在最佳状态下能够平衡国家安全、当地居民需求及国际环境和区域合作的关系。作者认为,气候变化才是目前最大挑战,呼吁美国采取更加包容的政策,兼顾北极所有居民的利益。
6
《不可靠的国家》(The Unreliable Nation)
爱德华·琼斯-伊姆霍特普(Edward Jones-Imhotep)著,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25年3月
许多国家强调科技如何战胜气候、地理和环境挑战,而另一些国家则选择不同的路径:它们不仅关注技术的成功,更通过技术的失败及其背后独特的自然秩序来塑造自身认同。本书探讨了冷战时期加拿大在偏远且战略敏感的北部地区建立可靠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努力。作者指出,现代国家的身份往往建立在独特的自然现象与复杂机器失常之间的科学联系之上。通过研究未公开的档案资料和最近解密的文件,作者揭示了加拿大国防科学家如何构建出一种独特的自然秩序——剧烈的电离层风暴和极光现象,并将其与全国范围内的无线电通信中断联系起来。通过分析科学图像、实验卫星、秘密地图和机器架构,这些科学家将加拿大的技术脆弱性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并将其纳入战后国家重塑的战略之中。
(毛心怡/编译)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47期第7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