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较强冷空气影响,4月11日至13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强风、沙尘、降温天气,华北地区更是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强风、沙尘、降温、暴雪等极端天气叠加出现,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蒙东电力)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迎来大战大考。

国网蒙东电力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超前谋划、严阵以待,发布大风、强对流、雨雪冰冻灾害橙色预警,召开雨雪冰冻灾害应对研判、部署、会商、调度会,全力做好应急抢修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


4月11日,满洲里地区突降大雪并伴随大风天气,满洲里输变电工区运维人员解晨光、张可意正在满洲里220千伏变电站进行特巡。摄影:李彤

闻令而动,落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月12日,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迎来强降雪天气,风力达6级,风速12.68米/秒,温度-6℃,大风裹挟着雪粒抽打在安全帽上噼啪作响。“这片区域跨越207国道,大型车辆来往频繁,大风天气一定要注意塑料布等易漂浮物,防止异物搭接。”早上8时15分,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员工乔永刚、王晓琦1000千伏来到欣胜一线开展极端天气特巡工作。在能见度不足50米的雪天中,一抹绿色的身影逆风而行、时隐时现。


4月12日,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锡盟输电工区运维人员开展1000千伏欣胜一线特殊巡视。摄影:张浩文

雪情就是命令,保电刻不容缓。国网蒙东电力各级主要负责人及涉及安全生产的分管领导全部在岗值守、靠前指挥,省市县三级单位全体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应对极端天气保供电工作中。

保电保核心,特高压、密集通道、枢纽站是关键。尤其是特高压外送电大通道,不容有失。在锡林郭勒盟,负责运维内蒙古特高压电网的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建立特高压站标准化运维管理体系,增加数据模型、覆冰监测预警等前端装置,开展特高压数据分析、设备状态分析,区域应急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

为应对极端天气,国网内蒙古超特高压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专项行动,加强关键设备特殊巡视,编制特高压交直流线路、重要输电通道“一线一案”专项运维保障方案,构建“立体防控+区域联动”输电运检体系,在西乌旗、多伦县等9个重点区域设置前线驻点,通过可视化监控中心实施24小时动态监测,综合利用“人工+可视化+无人机”立体巡检,确保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在开展重要设备特巡特护的同时,国网蒙东电力从电网运行、客户服务、物资储备、抢险抢修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全力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该公司组织特巡8052人次、车辆827台次、无人机336架次,对175座重要变电站、963条重要线路开展驻守和特巡特护。前置部署抢修队伍644支、车辆619台、中低压发电车63台、各类应急物资25260件(套),全力做好抢修工作。

快速响应,全力做好抢修服务工作

本轮降雪天气最早出现在呼伦贝尔市。4月11日上午10时左右,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满洲里地区迎来强降雪。蒙东呼伦贝尔供电公司提前研判,第一时间组织对全市可能受大风、雨雪冰冻天气影响的237条线路开展特巡。同时,该公司准备应急抢修杆塔2044基及足量备品备件,加固杆塔基础、清理线路通道隐患,组织18台发电车、122台应急电源、1036名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确保突发故障快速处理。

截至13日16时,内蒙古最大降雪量出现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蒙东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莫鄂输变电工区迅速启动应急相应,有序组织3支队伍86人恢复变电站有人值守12座;针对220千伏阿线、110千伏莫塔线、35千伏尼汉等18条重点线路开展覆冰舞动观测,针对辖区20余座变电站进行人工除冰作业。


4月12日,蒙东呼伦贝尔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辖区配电线路开展特殊天气巡视工作。摄影:张长禹

“你好,是供电公司吗?你们快来看看吧,我们家的灯突然不亮了。”4月11日19时13分,蒙东兴安科右中旗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分中心值班员萨日娜突然接到巴彦呼舒镇广播局附近住户巴特尔打来的报修电话,萨日娜耐心安抚用户后,迅速通知科右中旗供电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线路巡视及应急抢修工作。


4月13日,蒙东兴安供电公司员工骑着雪地摩托对10千伏扎北线开展特巡工作。摄影:董文龙

在接到抢修任务后,蒙东兴安科右中旗供电公司服务中心负责人石云峰立即带领班组6名抢修队员,携带脚扣、绝缘杆、绝缘梯等工器具,驱车前往现场开展抢修工作。经过近3小时的连续奋战,完成10千伏巴乙线3处避雷器隐患消缺工作。“下这么大的雨你们还能坚持给我们复电,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当附近居民们看到雨夜家中的灯又重新亮起,纷纷对抢修人员竖起了大拇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国网蒙东电力按照“先复电、后抢修”的工作原则,全力保障民生用电需求。


4月12日,蒙东兴安供电公司组织开展配电线路抢修工作。摄影:蒋后乐

“当下正是保羔育犊关键时期,牲畜繁育、饲料加工、场区温控等用电需求都很大,在这样的天气下,你们顶风冒雪及时主动上门为我们解决用电问题。”4月13日,德美养殖厂的负责人对前来上门服务的蒙东赤峰供电公司网格员表示感谢。

在应对本次极端天气过程中,国网蒙东电力还充分发挥供电网格服务作用,主动与重要用户对接联系,了解客户的生产生活用电情况,并加大恶劣天气抢修服务宣传力度,通过电话、微信、朋友圈等方式提醒客户做好防寒保电及安全用电措施,发生停电及时拨打抢修服务热线。

科技赋能,助力守护电网设备安全

4月13日9时,在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一架载重无人机悬挂除冰棒缓缓升空,在承担观测、勘测任务无人机的引导下,利用所携带的除冰棒多次撞击220千伏乌北线155号-156号导地线覆冰位置,帮助导线与地线脱冰。这是国网蒙东电力发挥新技术新装备优势,提高输配电线路除冰效率的一次实战检验。


4月13日,蒙东通辽奈曼旗供电公司员工在10千伏宝古图线进行雪后特巡。摄影:张东雷

4月11日至13日,通辽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雨雪,同时伴有寒潮、大风、雷暴等天气。蒙东通辽供电公司员工在巡视中发现220千伏乌北线等6条线路在雨雪冰冻天气后存在覆冰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线路相间闪络、断线等严重事故,影响沿线近20万户居民用电。经专业会商与技术论证,该公司决定采用无人机悬挂除冰器具的方式消除缺陷。

“我们根据天气情况、铁塔型号、导地线线径、相间距离与覆冰厚度,仔细计算搭载除冰棒重量与绝缘绳长度,综合制定严密科学的除冰方案,实施过程中还密切关注飞行速度,防止无人机除冰过程中绳索因惯性摇摆导致线路相间短路。”蒙东通辽供电公司霍林郭勒输变电工区负责人介绍。


4月13日,蒙东通辽供电公司员工操作载重无人机,对220千伏乌北线覆冰区域开展除冰作业。摄影:刘泽宇

据了解,无人机除冰是对传统人工敲击振动除冰方式的一种创新升级,可大幅提高除冰效率,不仅避免了人工登塔除冰作业的风险,减小了劳动强度,还保障了电力不间断供应,有效防止线路覆冰舞动,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国网蒙东电力已经将无人机等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电网日常运维工作之中。尤其是在输配电网巡视中,国网蒙东电力已经大规模应用无人机开展自主巡检,配网无人机自主巡检总里程超过2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