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内,美国与伊朗在戒备森严的会议室里展开了谈判。
这是自2018年美国撕毁伊核协议以来,双方首次尝试通过“间接谈判”化解危机。
这场谈判的具体方式跟当初俄乌展开谈判的形式相同,美国和伊朗呆在不同的房间里,由中间人传递消息。
不过俄乌谈判中担任中间人的是美国,而这场谈判当中担任中间人的是阿曼。
这场谈判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果,双方没有达成任何的协议或者一致意见。
从公开的消息来看,双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核问题上。
美国代表宣称:要确保伊朗不会将核用作武器——也就是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
不过核电站的技术跟核武器的技术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基本上就等同于要求伊朗拆除全部的核设施。
与之相反,伊朗则视核设施为权力的象征,是领导抵抗之弧的必要力量。
在双方谈判破裂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按照自己一贯的作风发出了警告:若谈不拢,伊朗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轰炸。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真的敢轰炸伊朗吗?
有些人认为敢,因为美军在中东部署有双航母、隐身轰炸机和反导系统,理论上具备摧毁伊朗核设施的能力。
虽然美国表面上的实力很强,但是他连穿拖鞋的胡塞武装都无法完全摧毁,面对伊朗他就有胜算吗?
我看够呛,伊朗的地形并不比也门简单,军事力量也更为分散,打击难度更大。
其次,俄罗斯和美国的盟友都不会答应。
欧盟可以和美国一起对付俄罗斯,因为那符合欧盟的利益,同样只要利益合适欧盟也可以与俄罗斯一起对付美国。
欧盟失去“北溪”天然气管道之后,替代方案是从中东和美国进口天然气。
如果美国再控制伊朗,那么欧盟就会完全沦为美国砧板上的鱼肉。
同样的俄罗斯视为生命线的油气生意也就受到巨大的冲击,肯定不能坐视不理。
最后,美国有以色列这个“爹”在伊朗的导弹射程之下。
以色列可以说是美国在中东最坚固的立足点,失去以色列美国的损失将难以估计,因此他们不可能失去以色列。
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伊朗的内部好像出了问题,一直没有跟美国进行强硬的战斗,这也导致抵抗之弧式微。
在之前伊朗曾经在有预警的情况下对以色列发射了数百枚导弹,这个数量其实是可以进一步增强的,摧毁以色列并不是空洞的威胁,而是真的能够办到。
美国真的有胆子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如果美国真的这么做了,就是他下定决心走孤立主义道路的那一天。
美国会吗?
现在看不会,但是未来就说不准了。
文章的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整篇文章吧。
谈判桌与导弹发射架之间,只隔着一层脆弱的政治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