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傍晚至13日白天,广东大部分市县罕见地出现了扬沙或浮尘天气,最低能见度下降至5-10公里。
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13日研判,本轮沙尘天气为广东近15年来最明显的沙尘天气,预计将在17日结束。
广东各地未来几日空气质量状况
珠三角:4月14-16日,风力减弱,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14日受北方沙尘影响,南部中至重度污染;15日,风向多变,西南部轻至中度污染。待到17-20日,受较强偏南风和分散降水影响,空气质量优至良。
粤东:4月14-20日,空气质量优至良为主,其中14-16日,受风场辐合和北方沙尘影响,大部分地市良至轻度污染。
粤西:4月14-20日,空气质量优至良为主,其中14-16日,受风场辐合和北方沙尘影响,大部分地市良至轻度污染。
粤北:4月14-20日,空气质量优至良为主,其中14-16日,受风场辐合和北方沙尘影响,大部分地市良至轻度污染。
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提醒,在沙尘天气影响下,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会急剧上升,尤其是PM10、PM2.5等微小颗粒物,能够深入人体呼吸道甚至进入血液,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建议公众在沙尘天气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儿童、老人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需外出时可佩戴N95口罩,减少沙尘吸入;室内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行车注意能见度变化,谨慎驾驶;返回室内后及时清洁面部和鼻腔,减少残留沙尘刺激。
4小时接诊310例患者!
医生提醒
近日,天气变化剧烈,大风沙尘、强雨雪、强对流纷纷登场。除了要留意预警、减少外出,还应警惕可能出现的雷暴哮喘。
4月11日凌晨开始,重庆多地迎来雷暴天气。据报道,截至4月11日早上6点,重庆当天雷电活动次数超过6000次。
“医生,我喘不上来气,感觉快窒息了……”4月11日凌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短短4小时共接诊了310名雷暴哮喘患者。
图源:重庆市中医院
据重庆市中医院急诊ICU南桥寺院部主任罗真春介绍,从凌晨1点到4点,该院急诊科同样接诊了120多名雷暴哮喘患者。
雷暴哮喘:看不见的“呼吸杀手”
“雷暴来临前的气流会把花粉送入云层,闪电和水分让花粉爆裂成肉眼难见的微粒,这对哮喘患者堪称致命打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陈如冲教授向记者介绍,对于哮喘患者而言,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空气中的过敏原。
图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雷电、霉菌、尘螨等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广东如果持续出现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这也会让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增加。陈如冲解释,雷暴来临前的冷空气气流把花粉颗粒带入云层,云层中的水分和闪电使花粉颗粒爆裂,释放出更小的微粒。对花粉过敏的哮喘患者,在短时间内吸入这些微小颗粒,从而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增多。
如何预防雷暴哮喘?
雷暴发生时尽量关好门窗,待在室内,减少花粉暴露;雷雨后也要待在室内一段时间。
患者应积极治疗花粉过敏症,形成对花粉过敏原的“脱敏”,预防过敏性哮喘发生。
过敏人群可提前准备治疗过敏和哮喘的药物,避免意外发生。
户外归来可用盐水或清水冲洗鼻腔及面部;若条件允许可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
过敏体质人群
在雷雨天应尽量减少外出
必要时佩戴口罩
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
若症状加重则需及时就医
来源:南方+、广东天气、国家应急广播、羊城晚报、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