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这个波斯湾西南岸的国家,因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享誉全球。多到什么程度呢?氦储量为101亿立方米,排世界第二;石油储量252亿桶,排全球第14,天然气储量25.49亿立方米,排世界第三,国民可免费使用。其首都多哈的繁华,正是这个国家经济繁荣的缩影。
卡塔尔总人口才309万,本地公民约46.35万。2023年,人均GDP为8.49万美元,足见该国的富裕程度了。如果是本地人,即便不工作,靠福利、分红也能安然度日。然而,与其经济地位相比,卡塔尔的军事力量却显得颇为矛盾。
卡塔尔的军费开支堪称豪华,军队人数才1.2万人,在2022年军费预算高达131亿美元,什么概念呢?人均军费超过100万美元。
再比如,2016年,当时士兵人数才8000多人,其军费预算却达到了460亿元,其中用于支付士兵开支的高达200亿美元,人均达到了1000万左右。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卡塔尔的军事装备也是一流,从豹2A7坦克到F15E、台风和阵风战斗机,无一不是当今世界上的顶尖军事武器。值得一提的是,其装备数量严重和士兵人数不匹配。什么意思呢?比如陆军才8500人,坦克装甲却超过3200辆,而且每年还购入大量先进坦克。
再看战机,其飞行员才7人,现役的战机就超过70架了,为了增加军力,跟沙特秀肌肉,又从法国购入了105架阵风战机,搞笑的是,战机交付时,卡塔尔又花费不少钱,租借他国飞行员,将飞机开回来。然而,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却掩盖不了卡塔尔军事力量的软肋。
这个国家的军队规模较小,有限的1.2万人,本国公民仅占30%,其他的都是因为高昂的待遇,吸引了外籍人员的加入。虽然拥有强大的海、陆、空三军,但兵力规模限制了,其在实战中的持久力和应对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卡塔尔长期以来,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国防动员机制和兵役制度。而且装备过剩,士兵不足,卡塔尔甚至高价请了巴基斯坦、土耳其的士兵,为其提供安防护卫。
近年来,卡塔尔虽然开始实施义务兵役制,但服役周期仅有4个月。如此短暂的训练时间,很难培养出具有高强战斗力的军人。这不禁让人对卡塔尔军队的实际战斗力产生质疑。
此外,卡塔尔没有自己的兵工厂和军事工业,这意味着一旦战争爆发,它将严重依赖外部供应来维持战斗力。这在长期战争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尽管卡塔尔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生活堪称富得流油,但其军事力量的短板却不容忽视。武器虽然重要,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还在于“人”。没有完善的兵役制度和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因此,卡塔尔在加强军事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应注重军事软件的提升。只有“人”才能真正提升其军事力量,确保国家的长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