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美国的“病情”并非毫无洞察,甚至可以说看得相当精准。其一,他戳破了财政赤字的脓疮:里根时代以来的减税狂欢与军备竞赛,让美国国债狂奔,每年利息支出已超国防预算;其二,他撕开了产业空心化的伤疤:制造业外流导致铁锈地带凋零,全球化红利分配失衡加剧社会撕裂;其三,他放大了贸易失衡的焦虑,中国崛起冲击美国技术霸权,“美元—商品”循环的脆弱性日益显现。这些病灶真实存在,也确需猛药医治。

但很可惜,特朗普的“药方”是关税大战,这会让美国病体雪上加霜,其一,关税战本质是“劫贫济富”,关税的90%成本由美企和消费者承担;其二,“产业回流”沦为政治幻觉,即便有关税保护,也只有极小部分美企愿意将生产线迁回本土,市场规律终究碾压政治口号;其三,关税大战导致全球供应链震荡,推高国内通胀,迫使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反令国债利息支出暴增。这种“头痛医脚”的策略,恰似用放血疗法治贫血,病症未除,元气先伤。

治美国之病,本当有更优解,有网友就给美国开出了三剂药方,不能不说更为有效。第一剂药应是“战略聚焦”:若按理性路径,美国本可借俄乌冲突重塑欧洲安全架构,通过援助乌克兰彻底削弱俄罗斯威胁,取得美西方和整个世界的战略安全,从此长治久安。这样美国就可以削减国防开支,只保留两个航母战斗群,双航母组成一个战斗群,一个部署到西太地区,一个部署在红海印度洋一带,大西洋的防御交由欧洲负责,战备航母两艏,这样航母就可以从12艏减少到6艏,海军是最烧钱的军种,空军陆军依例裁减,这样一年近9000亿的国防预算可省出4000多亿。

第二剂药当属“内功修炼”:效仿拜登“小院高墙”,集中资源保卫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核心科技优势,而非无差别打击中国出口的民生产业;同时重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规则重构而非关税壁垒维系全球化领导权。

第三剂药重在“财政刮骨”:通过压制通胀、降低利率,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压至2%以下,仅此一项每年可减息7000亿美元,再辅以医疗、社保体系改革,方能为经济固本培元。

不能不说,军事改革的“精准瘦身”,产业政策的“动态平衡”,通胀破解的“刮骨手术”,都可行可靠的办法。遗憾的是,特朗普的“乱拳出击”,让美国错失战略机遇,中国加速布局RCEP、扩容金砖机制,美国却因关税战自毁WTO信誉;欧盟谋求战略自主、中东多国“向东看”,美国却沉迷于“关税武器化”的霸权旧梦。更危险的是,将中国树为“全民公敌”的民粹操弄,掩盖了美国真正的制度痼疾,金融资本过度膨胀、基础设施老化、阶层流动固化……这些问题,绝非关税战所能化解。

特朗普的悲剧在于,他正确诊断了美国的病症,帝国过度扩张、产业空心化、债务失控,却开出饮鸩止渴的药方。这种“放血疗法”非但未能清毒,反而引发“股债汇三杀”,这位商人总统陶醉于关税战的“厉害”时,他亲手点燃的“股债汇三杀”野火,正吞噬着美元霸权的根基。

特朗普撕开了美国病症的绷带,却拒绝面对深层感染。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沦为关税战的遮羞布,当“美国优先”的逻辑异化为“与世界为敌”的孤傲,这种战略短视终将透支美国霸权最后的信用。历史早已证明,没有哪个国家能靠“闭关锁国”延续繁荣,也没有哪场危机能靠“转移矛盾”真正化解。对美国而言,刮骨疗毒的改革勇气,远比挥舞关税大棒更需要智慧与担当。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7世纪西班牙因白银通胀衰落,19世纪英国被殖民成本拖垮。如今美国站在同样的十字路口,要避免重蹈覆辙,需要的不是特朗普式的“交易艺术”,而是肯尼迪式的战略清醒,正如其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展现的克制与智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