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报道,朝鲜军通过在俄实战,获得了卓有成效的现代化作战经验,他们已经总结并编写教程,在全军普及推广,战力突飞猛进,由此引发美韩的高度警觉。韩国议员庾龙源也在国会会上通报了此事,并讲解了朝军建设突飞猛进的部分。



庾龙源透露,朝军已有4000多人阵亡,但战俘数量极少,仅有两人。这一反常现象最初被解释为战前洗脑教育的结果,通过与战俘的面谈,发现情况十分严重。

战俘之一的白某战前并未接受过“被俘即为叛国”的专门教育,但朝军士兵普遍认为,成为战俘就是对祖国的背叛,会自觉选择自爆。每名士兵在战斗中都携带着一枚手雷,以备在必要时使用。

媒体称,朝鲜军队自今年2月重返前线后,已成为俄军中最具价值的作战力量之一。朝鲜士兵对俄军在库尔斯克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朝鲜军因年初遭受重大损失一度撤离战场,但随后重返前线。



乌军情局对朝兵的战斗力评价已经大为改观。

1、两军协同性显著提升:朝鲜指挥官与俄方同席指挥,通过韩语传达指令,前线士兵也加强语言演习,掌握训练中要求的基础俄语指令。

2、单兵战术有质的飞跃:他们已经克服了最被畏惧无人机和密集炮火的恐惧,能在密集炮火和无人机打击下持续推进,并迅速掌握了躲避甚至打击无人机的作战能力。

3、战法灵活机动:他们摒弃了纵队进攻和三三制推进的落后打法,仅以小股部队发动攻击,十分注意从侧翼包抄乌军阵地。

4、传统的精神胜利法得于保留:俄罗斯军事专家希里亚耶夫指出:"正是凭借这股不计代价向前冲锋的庞大力量,他们成功夺回了阵地。朝鲜士兵为何能担当突击主力?因为他们具备更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体能。在库尔斯克,他们完成了使命。"

《华尔街日报》透露,朝军是善于学习的,他们对每一场战斗都做了详尽的分析报告,着重记录敌军装备、打法要点,以及在实战中应对措施带回朝鲜。



当前,实战经验的梳理总结工作已经结束,正在朝鲜全军推广。

乌军对第二次参战的朝军评价颇高,通过交战,他们认为朝军展现出的战斗素养、纪律性和意志力均大为改观,颇具现代化战场的战力所需。

特别是保持了不怕死的传统特点,整体素质已明显优于俄军。

乌方报告指出,朝军的进攻方式极具侵略性,他们的冲锋毫不畏惧,甚至被形容为“毫无恐惧感”。但战术灵活多变起来,可以说特别能战斗了。

乌军评价,当前,1个朝军士兵的战斗力抵得上10名俄军。

乌军在战场上多次观察到,朝军在面对重火力压制时不再保持队形,更多地使用侧翼牵制,形成火力交叉,一守一攻的推进方式。



他们打无人机的战法更多采用与俄兵配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俄兵手中的现代化武器,避免自己被炸,又能为俄兵的重武器打击提供方向,给予火力掩护,展现出更强的战术执行能力和协调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