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民众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或“慢特病”)逐渐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慢特病患者的医疗保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政策措施。其中,新增10种慢特病并将其医保报销比例提升至95%,同时取消门槛费的政策,无疑为慢特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此次医保调整,新增了10种慢特病,包括痛风、股骨头坏死、泌尿系结石、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皮质醇增多症、血吸虫病、骨关节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孤独症、苯丙酮尿症。这些疾病不仅非常常见,患病率高,而且往往无法彻底根治,需要长期用药或治疗来控制病情发展,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将这些疾病纳入医保范畴,意味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需支付的费用将大幅降低,有助于患者更加积极地接受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国家对慢特病患者健康权益的高度重视和切实保障。对于新增的10种慢特病,医保报销比例高达95%,且取消了门槛费。这一政策调整,对于患者而言,意味着在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将大幅减少,实际支付金额将显著降低。
例如,一个患者在报销范围内的总花费是10000元,如果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话,就可以按照95%的报销比例,患者实际只需支付500元,其余9500元将由医保基金承担。这一报销比例的实施,无疑将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其能够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疗。即便是二级医疗机构,居民医保也可以享受80%的报销比例,而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更是高达90%。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取消门槛费,更是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过去,患者往往需要支付一定的门槛费后才能享受医保报销,一些简单的疾病,比如说高血压等,可能一年的治疗费也就是几百上千元,设置较高的门槛费的话根本就享受不大统筹基金的报销待遇,对于许多慢特病患者而言,门槛费往往成为他们就医的一大障碍。现在,随着门槛费的取消,患者就医的门槛将进一步降低,无论是初次就诊还是复诊,都无需再支付门槛费,即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

医保报销比例的提升和门槛费的取消,将直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所需支付的医疗费用将大幅减少,有助于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经济负担的减轻,将提高患者就医的积极性。患者将更加愿意接受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医保的调整,将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患者将更加倾向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有助于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分级诊疗制度的更好实施,还能减轻医保基金的支出,还将对医药产业产生积极影响。随着患者就医需求的增加,医药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医保部门将加强对医药产业的监管,推动其健康发展。除了报销比例的提升和门槛费的取消,此次医保政策还推出了跨省直接结算的便利措施。对于办理了异地长期居住(含异地安置、常驻异地工作)备案的门诊慢特病患者,备案有效期内在备案地一级及以上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慢特病费用,可按市域内待遇报销。实现异地联网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可直接结算。


总之,新增10种慢特病并将其医保报销比例提升至95%,同时取消门槛费的政策,是国家对慢特病患者健康权益的高度重视和切实保障。这一政策调整将为患者带来极大的福音和便利,有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就医积极性、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推动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未来,我们可以期待医保政策在保障慢特病患者健康权益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