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关税大棒,台湾给特朗普送“大礼”,殊不知统一才是正确选择
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接受采访时,特朗普谈到了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话题。
在其设想中,中国应该在关税提升到一个极其高的水平时就屈服,并且会因为压力而主动联系美方。然而,现实的发展令他感到意外。所以,特朗普承认,无法想象还需多少关税才能让中国就范。
谁料,在这一关键时刻,台湾却主动交底,给特朗普送上“大礼”。
(特朗普彻底破防,声称不知道到底要用多少关税,才能让中国坐上谈判桌)
1、特朗普关税战,在中国这里失效了
作为商人,特朗普习惯通过经济举措获得谈判筹码,但这一次他惊觉,即使损失巨大,中国依旧坚持原则,不屈不挠。
尤其是国务院驻港公署的犀利评价——“无效且有害”“全球破坏者”“经济霸凌”……这显然给特朗普带来不小的压力。
更重要的什,这种操作也引发广泛又尖锐的市场反应:通货膨胀加剧,全球股市震荡下滑,企业信心与投资者情绪遭受重创。随之而来的,还有失业率的抬升以及各国政府的艰难抉择。
特朗普此举,看似简单的贸易政策,实则暗藏深远的战略意图。我们知道,台湾半导体业的核心地位不言而喻,其先进制程芯片几乎垄断全球市场。
特朗普以高额关税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意图将这一重要领域彻底拉入美国的产业链中,比如用100%的关税来逼迫台积电、联电“主动”搬迁至美国,从芯片技术的源头掌控整个产业链。
这背后,难掩特朗普让美国制造业回流的雄心。
(特朗普已经将台湾列入首批谈判名单)
2、台湾第一时间将计划摆到白宫桌上
而台湾,似乎也是真的想让“美国再次伟大”。
据《联合早报》报道称,针对美国关税措施,台当局主动低头,明确表示不会与美进行针锋相对的经济反击,同时提出增加对美采购,从“零关税”开始谈判的方案,试图以退让换取短期喘息空间。
目前,台湾的这份对策和计划,已经被送到白宫桌子上,随后,特朗普也给出正向回应,大手一挥,将其列入美国首批谈判名单之中。
说到底,这种“绥靖”政策背后,凸显的是台湾在美台交涉中的弱势地位以及对自身经济命脉的焦虑。
然而,迎合美国利益的妥协最终能否奏效?对于精于算计的特朗普政府而言,这样的表态是否足够?奉献出台湾最有优势的半导体产业,真的能换来与美国共享所谓贸易“黄金时代”吗?
答案是否定的,相反,它成为了特朗普手中加强对台制约的筹码。
(包括工具机在内的台湾制造业,受到关税冲击,不少企业进入深度亏损的困境)
3、依附于美国,绝非长久之计
现实情况已经表明,依附于美国的单边利好,不但未能全面化解来自外界的压力,反而可能在大国博弈中沦为牺牲品。
不可否认,美国市场对于台湾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上。然而,仅仅依靠单一市场的牵引,注定不是长久之计。
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美国对小盟友的利用往往是短暂而具剥削性的。倘若台湾继续在经济计划上采取过于依赖美国的策略,迟早会落入被过河拆桥的境地。
此次关税战便是典例,特朗普说加税就加税,而且,在其“对等关税”名单中,台湾可是排在第七高。
而且,台湾制造业也因此遭受重创,特别是台中地区的工具机行业,由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如今,中小型工厂不仅在维持日常运转上捉襟见肘,大型工厂也开始缩减扩张计划,经济专家=预测,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未来半年内可能会有大量企业难以为继,甚至面临倒闭。
(通过与大陆的合作,台湾企业得以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4、台湾“救命”的绳索,早已系在大陆身上
可以说,台湾在谈判桌上究竟能获得多少利益,又必须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美国政客眼里,台湾自己送上门,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真正能“救命”的绳索,早已系在大陆身上。
换言之,台湾的生存之道,需要紧紧倚靠大陆。
具体而言,两岸经济互补性强,大陆不仅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同时也是台湾高科技产品的重要消费地。与大陆保持积极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不仅有助于稳定台湾的经济形势,更可以在当前的贸易复杂局势中,为台湾提供重要的战略缓冲。
而与大陆友好往来,也正是欧盟和日本在积极做的事情。比如德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赚得钵满盆满,法国红酒也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日本则通过中日友好协作,在多领域实现共赢。
总之,改善两岸关系对于台湾的市场前景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正面效应,这对台湾来说,远比向美国妥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