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当美国空袭也门的导弹尚未落地、胡塞武装还没收到预警时,《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提前2小时知晓作战计划?“记者:误入白宫大佬群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误入顶级“机密群”戈德堡在《大西洋》月刊发表的文章中详细叙述了事件经过:3月11日,戈德堡在“信号”(Signal)信息应用软件收到一个名为“迈克尔·华尔兹”的用户发来的连接请求。迈克尔·华尔兹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但戈德堡当时并不确定这是否为华尔兹本人的账号。

消息一经曝光,立刻引发轩然大波。白宫方面不得不承认意外泄密,但坚称群聊中没有讨论“作战计划”,没有机密材料流出。特朗普更是回应称自己对此事一无所知,并指责《大西洋》月刊是“即将倒闭的杂志”。然而,事实摆在眼前,美国政府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回顾美国历史,类似的安全漏洞事件并非首次发生。从“邮件门”到“群聊门”,美国的安全神话逐渐破产,暴露出其国家安全体系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在这个信息时代,美国政府必须反思如何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避免类似的尴尬事件再次发生。



特朗普(资料图)

杰弗里表示,他咨询了几位国家安全方面的律师,律师们表示,通过商业软件协调一项与国家安全相关的行动,是违反《间谍法》的行为。官员们如果想讨论军事活动,他们应该进入一个专门设计的空间,大多数内阁级国家安全官员的家里都安装了这样一个空间,即敏感隔离信息设施(SCIF)。而且官员们也不应该使用手机,如果他们的手机丢失或被盗,对国家安全的潜在风险将是很严重的。

而在事件曝光后,白宫上演经典“甩锅三连”:特朗普装傻:“我对这事一无所知!《大西洋》?快倒闭的杂志罢了!”国防部长骂街:赫格塞思怒斥戈德堡是“造谣惯犯”,坚称“没人用短信发作战计划”。白宫硬夸:发言人强行挽尊:“讨论体现政策协调的‘深度’,你看空袭不是成功了吗?”而这起“史诗级泄密”让美国安全专家集体破防: 乔治城大学教授直言,此举严重违反《反间谍法》。国会两党也开撕:民主党要求彻查,共和党议员难护短:“发错群可以原谅,用非保密软件讨论军机不可饶恕!”



特朗普(资料图)

英国《卫报》援引三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根据白宫内部调查结果,上月被拉入群的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在去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用电子邮件给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发去一篇批判特朗普的文章。为了反击批评,特朗普竞选团队发言人、现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赖恩·休斯拷贝粘贴邮件及文章,包括邮件中戈德伯格的手机号码,转发给了华尔兹,寻求他的帮助。戈德伯格这篇文章发表后,华尔兹次日就在媒体上为特朗普辩护。

据路透社报道,Signal已从注重隐私的异见人士使用的奇特消息应用程序,变成了华盛顿官场的非官方私信网络。Signal 不使用美国政府加密,也不托管在政府服务器上。尽管这起泄密并未产生严重后果,戈德堡在事情过去很多天之后才披露了它,但这次群聊把一个记者意外拉入进来,这犯了国家安全的大忌,而且准确说,它肯定是一种违法行为。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一结论看似技术合理,但却充满推诿意味。在美国网民群体中,这项调查报告引起了两极反应。一方面,有人吐槽“将国家机密交给苹果操作系统来保护,简直就是玩火自焚”;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批评白宫甩锅行为,称“高级官员连电话号码都不验证,还敢指责手机系统?”本质上,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高层官僚体制对风险管理的严重失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