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试点的揭晓,标志着我国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步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试点的开展将有助于破解现存发展瓶颈,为后续商业化落地积累经验。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指出,上海市等9个城市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列入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

车网互动(V2G)即车辆与电网之间实现电能和信息的双向流动。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首批试点的揭晓,标志着我国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步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试点的开展将有助于破解现存发展瓶颈,为后续商业化落地积累经验。

探索经验机制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不断出台政策,力推车网互动产业前行。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创新引导、先行先试”的原则,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扩大双向充放电(V2G)项目规模,丰富车网互动应用场景,以城市为主体完善规模化、可持续的车网互动政策机制,以V2G项目为主体探索技术先进、模式清晰、可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力争以市场化机制引导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近期首批试点的启动,是车网互动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将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商业化探索、跨区域联动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等多方面出发,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融合互动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此次入选的广州市‘汽车+电力’双链协同V2G‘城市级标杆’试点项目,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车网互动规模化发展,为未来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互动提供了经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章弘认为,当前车网互动技术正在多个领域进行拓展应用,如广东、浙江等地正纷纷推动光储充放一体的V2G站建设,并优先在公共设施和商业园区布局V2G基础设施。“可以说,车网互动已经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实现多方共赢

事实上,近年来已有多个省区市先后设立V2G项目并积极开展项目应用。例如,今年3月,深圳启动V2G(车网互动)实测,全市超760个充电场站的1.8万个充电桩、超过1.7万车次参与互动,互动电量达8.8万度;同月,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联合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以及多家车企、桩企开展大规模车网互动全链路集中测试工作。

在受访人士看来,车网互动的加速推广,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实现电网安全、用户收益与绿色转型的多方共赢。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电力需求日益增长,但电网本身从运营成本、经济性等角度却不可能无限扩容。在用电负荷高峰期,电网可利用电动汽车的这种时空特性,在某个特殊区域或特殊时段进行调度处理,将闲置电动汽车电池的电量“反哺”电网,增强电网的调峰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控制电网的建设、运营成本。

章弘则提到,车网互动能够通过智能充放电提高电网韧性,倒逼动力电池企业开发更多次循环的寿命电池,推动充电桩企业智能化改造,让车主利用电力差价峰谷价差套利实现“以车养车”。

光大证券指出,得益于V2G项目的推进,把握三方向受益机会。第一,充电桩及充电设施板块,车网互动推广将加速充电桩布局与升级改造;第二,电池及储能板块,项目需要用更先进的电池技术来保障双向电能流动;第三,智能电网板块,车网互动对电网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相关行业长期发展空间向好。

强化数据共享

不过,虽然现阶段车网互动已有部分实践应用,但仍存在多重难题。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政府、企业在推进车网互动商业化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标准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商业模式与利益分配等方面问题。

另外,车网互动横跨多个行业,且各行业分属不同部门,如何协调非常关键。一位从业者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加强产业链合作,统筹建立车网协同和互动的相关标准体系,推进车网协同相关技术的标准化和检测认证体系建设。”

建议加大和强化数据共享。车网互动涉及电网企业、车企、充电运营商、第三方数据平台等多个主体,各方之间存在数据壁垒,难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电网企业无法获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电池状态、车辆位置、交易明细等支撑车网互动的必要信息,而车企也担心数据泄露风险,不愿意将关键数据共享给其他主体,这会给车辆实时可调节能力评估带来挑战。”章弘表示,“另外,技术创新是车网互动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需推动充放电设备、并网技术、信息交互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确保多方设备、系统的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应紧跟技术创新步伐,为未来的新型电池技术、智能充电设施等提供适配标准。”

展望未来,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合力推动下,车网互动盈利模式将日益清晰,规模化、商用化前景可期。“预计在2025年底前开始初步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推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并扩大V2G试点示范应用范围。到2028年至2030年,预计将实现车网互动的大规模应用,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调节能力。”章弘说。


文丨本报记者 姚美娇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编辑丨赵方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