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湖,它以丰富的鱼类资源而出名,是国内众多钓友心中的垂钓圣地,每年都有不少钓友在千岛湖钓到几十斤甚至是上百斤的大鱼。不过在千岛湖沿岸居民的心里,最令人念念不忘的并不是湖中的大鱼,而是那些栖息在千岛湖周边溪流里的野生小鱼,比如溪石斑、马口鱼、黄辣丁等,这些小鱼才是他们心中真正的美味。



据从小在千岛湖边长大的黄先生说,他小时候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下河摸鱼捉虾,在清澈的溪流里随手一抓就能抓到几只活蹦乱跳的小鱼。长大后他又迷上了钓鱼,现在只要他回到老家,就一定要抽空到千岛湖周边的山涧溪流中钓鱼,好好过一把钓瘾。



在这里,最常见的鱼种就是当地人俗称的溪石斑,它们体色鲜艳,习性凶猛,咬钩时力道十足,钓它们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溪石斑属于光唇鱼属,而在千岛湖周边分布着3、4种不同的光唇鱼,由于它们外形相似、习性相近,当地居民和钓友都习惯将它们统称为溪石斑。



别看溪石斑小小的,它们的凶猛程度并不比那些大型掠食性鱼类弱,它们平时主要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以及小鱼小虾为食物来源。因此,想钓溪石斑,最合适的饵料就是蚯蚓、红虫,有些经验丰富的钓友用商品饵也能钓到很多溪石斑。



说到这几年来的变化,黄先生欣喜地说现在溪石斑的数量明显增多了,老乡们都说这是因为电鱼的人少了,药鱼的现象也基本没了。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溪流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鱼群自然也就变多了。如今他每次回乡钓鱼,总能收获满满一篓的溪石斑,这不仅让他重温了儿时的乐趣,更让他对家乡未来的生态环境充满信心。



目前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全国各地都在持续加大对江河生态的保护力度,通过实施河道整治、减少排污、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让众多溪流的水质有所改善,这些措施给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溪石斑创造了理想的栖息条件,它的种群数量在各地溪流中都出现了增加的趋势。



不仅仅是溪石斑,还有黄辣丁、马口鱼等在内的多种溪流鱼类都在变得越来越多,这些鱼类都能反映出生态环境的好坏,它们的增加不仅丰富了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更标志着我国在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溪石斑原本只是一种无人问津的小鱼,可是在这几年,溪石斑突然在美食圈爆红,凭借鲜嫩细腻的肉质和独特的口感,一跃成为备受追捧的高档食材,在各大餐厅的菜单上身价倍增。



对于许多生活在千岛湖周边的居民来说,溪石斑承载着自己的童年回忆。黄先生说自己以前暑假的时候,会天天去村口的小溪里抓溪石斑,一下午能抓好几斤,回到家之后,妈妈会把溪石斑清理干净,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糊,放进油锅里炸得金黄酥脆,那味道现在想起来也会让自己馋得流口水。虽然自己已经尝遍了山珍海味,但在自己的心中,妈妈做的油炸溪石斑始终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美味。



总的来说,溪石斑数量的回升,不仅让黄先生再次吃上了儿时的美味,也反映出我国在生态保护上取得的工作成果。从曾经的随处可见,到后来的濒临绝迹,再到如今的种群恢复,溪石斑的命运变化,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表现。也许这道承载着家乡童年回忆的美味能够重新回到大家的餐桌上,就是对我们努力保护生态环境最有价值的回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