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南京解放之后,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男人一瘸一拐走进了公安局,敲响了局长办公室的门。时任公安局长的周兴打开门后大吃一惊,赶忙请他进办公室,还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

此人名叫徐梦秋,1942年被盛世才扣押,之后便不知所踪,如今再度出现,又希望组织上能解决工作的问题,让周兴不禁起了疑心。于是,周兴一边稳住他,一边向中央作了汇报。

徐梦秋还活着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中央,周兴很快接到中央指示,要求他立即将徐梦秋逮捕归案。原来,当年出卖毛泽民等烈士的叛徒正是徐梦秋。

1901年,徐梦秋出生在安徽寿县一个旧式封建家庭。从中学时期开始,徐梦秋开始接触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因此被学校两度开除。后来徐梦秋听说有一批进步人士要创办上海大学,便拉着弟弟离开家乡,辗转来到上海。



当时在上海大学当教员的有瞿秋白、蔡和森等共产党人,徐梦秋在他们的影响下先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仅一个月后便正式加入了共产党。

1924年,由于父亲病逝,徐梦秋错过了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的机会。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徐梦秋受组织委派前往安庆组建党的基层组织。五卅运动过后,徐梦秋被调往上海工作,之后又去了广州。

徐梦秋本打算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然而在抵达广州之后,组织却安排他进入国民革命军担任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徐梦秋因病住院躲过了国民党的抓捕,但也因此错过了南昌起义。

等徐梦秋痊愈之后,徐梦秋受党的委派前往苏联学习,回国之后进入中央苏区,担任军委秘书,之后又在总政治部负责宣传工作。1933年底,徐梦秋被调到红军大学担任教员,不少红军高级将领都曾听过他的课。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徐梦秋随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路。在过雪山的时候,徐梦秋冻坏了双腿,到了延安后被截肢。作为长征队伍里唯一受伤如此严重的领导同志,中央对徐梦秋格外照顾,不仅安排了较好的窑洞,配备了勤务员,每个月还有一斤猪肉、半斤鸡蛋、两斤黄豆的补助。

1937年,中央安排徐梦秋到苏联治疗腿伤,当他途经新疆时,听说苏联正在进行“肃反”,便打消了去苏联的念头,留在新疆和毛泽民、陈潭秋等同志开展工作,一直到1941年,徐梦秋才决定去苏联安装假肢。

皖南事变发生后,盛世才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开始“肃清”新疆境内的共产党员。当时徐梦秋刚刚因苏德战争爆发回到新疆,结果就被盛世才关进了监狱,同徐梦秋入狱的还有陈潭秋、毛泽民等140多名同志。

面对敌人实施的高压和酷刑,徐梦秋选择了叛变,在敌人炮制的假材料上签了字,导致毛泽民等同志遇害。但由于盛世才对外严密封锁消息,中央一直不知道徐梦秋已经叛变,还多次和国民党当局交涉,要求释放毛泽民、徐梦秋等人。



直到1946年,在新疆被扣押的同志回到延安,经毛泽民的遗孀指认,中央确定徐梦秋已经叛变,并且出卖了毛泽民等同志。而此时徐梦秋早已经离开新疆,被国民党接回到南京,任命他为军统局少将特研组长。

1948年,保密局在撤逃台湾时,因徐梦秋没有了利用价值,被安排去了福建。失魂落魄的徐梦秋在福建待了没多久,就辗转去了上海,之后又躲到皖南的大山之中隐姓埋名生活。

上海解放之后,走投无路的徐梦秋抱着侥幸心理,找到老熟人周兴企图重新混入革命队伍,却没想到他出卖毛泽民等同志的事情早已经败露。经法院审理,徐梦秋被判处无期徒刑,关押在老虎桥监狱。

为何徐梦秋犯下如此大的错误,最后没有被判处死刑呢?主要原因就在于徐梦秋在叛变革命前所做出的贡献。



徐梦秋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在长征期间也从未中断,共写了约10万字的“长征日记”。长征胜利后,中央发出征集红军历史资料的通知,并指定徐梦秋担任历史编委会主任。

不到半年的时间,编委会就收到了上千篇投稿,涵盖了长征各个阶段,各个方面。西安事变爆发后,红军南下关中平原,编委会成员也随军出发,只剩下徐梦秋负责统稿,拟定编辑方针。

徐梦秋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精选出100篇文章,取名《二万五千里》。但由于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为了照顾统战大局,这本详细记录红军长征历史的书被暂缓出版,一直到1942年,总政治部宣传部才将其印出来,并更名为《红军长征记》。

正是因为这部著作,徐梦秋被誉为“红军第一位历史学家”。讽刺的是,当时他已经在新疆叛变,没能亲眼见到他的心血问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