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呼吸容易变得浅快,这可能导致体内缺氧、呼吸肌疲劳。

如果能经常做几个深呼吸,就可以让更多气体进入胸腔肺泡,更好地给机体组织供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肺功能。

01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

有统计显示,90%以上的成年人不会有意识地调节呼吸。对身体较弱、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更为重要。

→吸气←

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肋骨下方)。

闭上嘴,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扩张,感受横膈膜下压,即放在胸部的手不该有感觉,而放在腹部的手应随着空气的进入而膨胀。

←呼气→

通过嘴巴呼气,收紧肌肉(感受腹壁下陷)迫使空气排出。

循环往复,尽量使呼吸均匀,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熟悉之后,可以解放双手,随时随地都能练起来。

现代人普遍呼吸浅,用到肌肉的次数少,相关肌肉退化。以下锻炼三步连续做完为一遍,反复做数遍至十几遍不等,可强化肌肉力量。不便久站的人士也可坐着做。


深呼吸时要鼻吸口吐。吸气时动作要缓,可有意识凸腹;吐气时收缩腹部,尽量吐净。

深呼吸不仅能帮助放松身心,还是呼吸内科医生推荐的养肺小方法。深呼吸的过程中,有效通气量增加,氧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增加。并且,长期的深呼吸练习,可以维护或改善肺弹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

02 这几类人不适合做深呼吸

深呼吸也有禁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剧烈的深呼吸会增加胸腔和腹腔的压力,虽然看起来增加了氧气的摄入量,但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会大幅减少。

发生动脉硬化的老年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适宜频繁做深呼吸。有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宜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如果深呼吸练习过程中出现恶心、胸痛、头晕、呼吸特别困难、过度气喘、咯血、剧烈咳嗽、头痛、心悸、站立不稳等情况,立刻停止,必要时就医。

PRODUCED掌上孝感

✍️ 编辑︱扬大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生命时报、健康时报、荆楚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