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前不久,中美两军在上海举行了2025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在两军沟通体系里占据着特殊且重要的位置。由于中美军事力量在海空领域接触频繁,该区域也成为最易引发摩擦之处。回顾历史,该机制建立的初衷便是降低两军海空相遇时的风险。以往的会议在时间与地点上遵循一定的轮换惯例,但今年的工作小组会却打破了常规。



特朗普(资料图)

从时间节点来看,此次会议正值解放军开展“海峡雷霆-2025A”围台军演之际,这种巧合绝非偶然。从地点选择上,美国主动前来中国上海进行商谈,与以往的安排大不相同。近年来,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军事活动愈发频繁,与解放军的海空对峙时有发生,尤其在南海等海域,美军舰机时常出没。

这种高强度的军事活动大大增加了擦枪走火的风险,美国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严峻形势,期望通过对话来管控分歧,避免意外冲突。同时,美国也想借这样的交流机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军队的军事战略、行动准则以及应对外部挑衅时的决策机制。

在此次会议中,双方针对海空安全形势展开了深入交流。长期以来,美军舰机在中国当面海空域的一系列行径,一直是影响双方军事关系的关键问题。美方频繁开展侦察、测量活动,还组织高强度演训,这些行为极易引发误解误判,严重威胁中国主权与军事安全。



特朗普(资料图)

与此同时,美军航母打击群多次闯入南海,美军侦察船更是全年无休地在南海开展情报搜集活动。面对这种近乎常态化的军事挑衅,中国军队始终坚守原则,依法依规回应美方的每一次危险挑衅行为。在此次会议上,中方再次郑重表明立场,未来也必将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会议还对《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并探讨了改进海上军事安全问题的措施。《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自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双方海空军事行动,但随着局势变化,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此次评估与讨论,意在让该准则更加适应新的安全形势,增强其可操作性与有效性,为两军海空相遇时的行动提供更清晰的指导。

从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其在南海等地区频繁举行联合演训活动,拉拢盟友介入地区事务,试图构建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不过,当面对解放军大规模军事行动时,美军又表现得极为谨慎。

在解放军开展“海峡雷霆-2025A”围台军演期间,美军虽在周边海域有一定军事调动,但并未采取直接对抗行动。这种矛盾的行为,反映出美国在战略层面的纠结。一方面,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试图通过军事威慑等手段遏制中国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又深知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巨大代价,极力避免陷入泥潭。

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立场始终坚定不移。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军事行动中,中国都展现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强大决心与能力。此次中美两军在上海的磋商,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有丝毫让步。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都无法阻挡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坚定步伐。同时,这也提醒美国,应切实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在台海问题上的错误行径,以实际行动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展望未来,台海局势仍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目标不会改变。解放军将继续保持高度戒备,常态化开展军事演练,提升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同时,中国也将继续通过外交等多种途径,坚定地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而“台独”势力若继续执迷不悟,必将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碎,成为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可耻罪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