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人民日报政治版“基层治理新实践”栏目刊发报道《公共服务,社区办还是园区管?——福建晋江兼顾社区民生与产业园区诉求的治理探索》,并配发干部感言《多些换位思考 多出务实之策》,关注福建晋江梳理整合社区、园区、厂区的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搭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基层党组织体系,建立“三区联创”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力量共聚、协同发展。
公共服务,社区办还是园区管?
——福建晋江兼顾社区民生与产业园区诉求的治理探索
本报记者 付 文
中午时分,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新塘街道晋新社区食堂,饭菜飘香、人头攒动。
“这里饭菜价格实惠,明厨亮灶,我们吃得放心!”来自安徽的务工人员王昆明说,“附近餐馆不多,等外卖送来都凉了。自从社区办了食堂,我每天都来。”
晋新社区内分布6个住宅小区、5个工业园区、123家企业,汇聚来自各地的务工人员,常住人口2.2万人。就餐难题不仅困扰着工人,也制约园区、企业发展。晋新社区领办的社区食堂从今年1月开业以来,受到社区居民、园区工人的欢迎。
晋新社区人口较为密集,社区内还有智造园区、物流园区和企业独立的厂区。园区管委会主要承担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经济职能,涉经济类公共服务,园区更上心;教育、医疗、信访等社会事务由属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承担,涉民生类公共服务,属地更关注。
晋新社区的这种情况,在晋江市并不算特殊。晋江市拥有14个园区,园区征地后投入运行,但因征地带来的安置管理、道路建设等问题,有的还没有系统性解决。社区干部很焦虑:工作人员不仅要忙民生服务,还要负责信访、治安,辖区的工人多、事务杂,忙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园区干部也很苦恼:园区努力服务企业、发展经济,周边群众却常常提意见。同在一块区域,社区带着民生诉求,园区带着发展诉求,怎样实现资源共享、力量共聚、协同发展?
泉州市委组织部调研时发现,现有园区管理体制涉及多个行政主体,在民生建设、公共服务等经费投入方面,容易出现推诿的现象。泉州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开展社区、园区、厂区“三区联创”促进城镇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梳理整合社区、园区、厂区的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晋江市搭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基层党组织体系,建立“三区联创”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畅通办事渠道、推动力量下沉。
办食堂的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岁金产业集团泉州城市公司副总经理潘耿能走进了晋新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小林的办公室。该公司负责晋江市新智造产业园招商运营,产业园就位于晋新社区内。潘耿能直来直去:“产业园现在已经入驻34家企业,其中26家已投产,两三千名工人吃饭是个大问题,社区能否帮忙解决?”
“办食堂是好事,不仅能方便工人,也能方便社区居民。但是,场地谁出、公司谁招、运营谁管?”获悉园区需求后,王小林也抛出了几个疑问。
“园区不直接办食堂,一方面不熟悉相关业务,另一方面没有太多精力盯后续运营。食堂相关运营和管理,涉及属地的事情多,你们如果牵头,后续管理效率更高一些。”潘耿能道出缘由。
王小林思索半天,也说了想法:“我们社区也想办长者食堂,原本计划自己办个小规模的。既然园区工人也有需要,食堂规模就要扩大,场地和资金这块得一起想办法。”
方向明确了,晋新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开了起来。晋新社区“大党委”书记,晋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少伟主持,新塘街道、新塘园区和晋新社区等相关部门和企业、居民代表来座谈。联席会议讨论出了结果:社区办食堂更能站在公益性、服务性的角度去用心做好,从服务品质、服务范围等方面考量,能平衡好食堂的市场性和公益性,产业园要在场地方面予以支持。
此后,新智造产业园出租1600平方米空间给晋新社区,社区将空间改造成食堂。社区多方招商,先后洽谈了10多家餐饮企业,食堂就这样办了起来。“食堂能同时容纳500人就餐,午晚餐有40多个品类。”食堂负责人林清地介绍,60岁以上居民消费可打八折,接下来还将增设夜宵档口,向快递员、环卫工人等特定人群推出优惠套餐。
办食堂,社区和园区都尝到了甜头。王小林说:“之前各管一摊,现在是融合发展。”在“三区联创”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下,社区与园区联动多了起来。
园区企业招工难,社区出把力。社区主动探索运营零工驿站,搭建起集信息发布、零工登记、招聘对接、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公益平台。
社区活动要场所,园区想办法。园区、企业主动出钱、出地、出资源,众创空间向周边无偿开放,提供共享办公室、商务洽谈室等,服务周边居民。
园区企业多,劳动纠纷集中;社区人口多,邻里矛盾也有。晋新社区开设“温情老王”矛盾纠纷调解室,邀请法官、检察官、社区片警、律师进驻,轮值接待调解纠纷,听群众“吐槽”身边的烦心事。今年以来,晋新社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61个,其中劳资纠纷75起,矛盾纠纷报警数大幅下降。
晋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颜才镖介绍,晋江市综合考虑行政管理主体、支部隶属关系等实际,建立健全协调联动、联席会商等机制,推动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各试点已先后召开“三区联创”党建联席会议73场次,解决区域内各类问题181件次。
前不久,王小林又牵头帮企业解决了货车充电场地问题,下一步他还要充分发挥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把货车司机之家做优做好。“加了帮手、多了资源、建了平台,干起事来更顺手。”王小林说。
多些换位思考 多出务实之策
陈友爱
晋江市的工业化,发端于农村,现在形成了“一区多园”、厂居混杂格局。城镇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产城融合多样化,基层社区的工作较为复杂。一个社区党组织书记,不仅要懂基层治理、会联系群众,还要摸清当地园区、厂区发展情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多一些换位思考,就会发现基层要操心的事务很多,但是解决问题的力量不足、办法不多。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落在基层最需要的点上。泉州市委组织部推出了“三区联创”党建工作机制,晋江市突出组织融合、机制耦合、资源整合、作用聚合,通过联席会议、设置“大党委”等方式,给基层党组织机制上的保障、力量上的扶持、思路上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基层治理逐步从“条块分割”向“协同共治”升级,公共服务从“基础保障”向“精准赋能”提质,取得了一定成效。
产城人融合背景下,社区、园区、厂区是互为促进的共生关系。接下来,晋江市将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持续优化片区“大党委”设置,搭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载体和平台,因地制宜建立健全联建共建、议事协调、联席会商等机制,落地更多实用好用、群众欢迎的项目。
(作者为福建晋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本报记者付文采访整理)
排名第一!恭喜晋江!
晋江这个女孩,火出圈!
来源 | 人民日报
编辑 | 王清松
审核 | 陈文经 张镇业 曾素梅
177 0607 8508
新闻爆料热线:8563 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