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晚报
编者按:在患者就医过程中,能否快速找到看病的医生,成了很多患者的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疾病类型愈发多样复杂。传统的心内科诊疗模式已难以满足患者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从冠心病、心律失常,到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再到新兴的心血管康复、肿瘤心脏病学等领域,患者在找医生这件事上常常面临诸多困扰。为了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本期特别推出心血管中心亚专业介绍。
亚专业的细分,是对疾病精准诊疗的深度追求,它让每一位心内科医生得以在特定领域精研深耕,使复杂的心血管疾病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更专注于特定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手段及预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邯郸市第一医院将通过心内科亚专业的持续发展,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福祉,守护每一颗跳动的心脏,开启心血管健康的崭新篇章。
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亚专科
学科带头人:许振坤,2012年7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8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工作。参加工作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心内科一线临床工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均有独到见解,尤其在心脏介入、起搏器植入手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建树,每年完成数百例各类冠脉介入手术,多次获得院级“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及“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8年8月经邯郸市委组织部委派参加援疆工作,其间,指导并成功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手术300余例。2020年1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评为第九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并记功一次。2020年5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复杂冠脉高级培训班进修学习。2022年获得邯郸市“担当奉献好青年”荣誉称号。2023年10月申请河北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目前在读。工作期间,作为第一作者于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作为第一主研人于2022年4月荣获河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现有在研省市级课题两项。
团队成员:许振坤、高淑贤、谷世奎、孔令凯、梁志涵。
亚专科收治病种: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无症状性冠状动脉缺血(隐匿性冠心病)。2.冠状动脉痉挛性疾病:冠状动脉痉挛(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性心绞痛)。3.冠状动脉解剖异常或病变:冠状动脉瘘、冠状动脉桥(肌桥)、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4.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栓塞(如心房颤动导致的冠状动脉栓塞)。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穿孔、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6.高危患者的筛查与管理: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早期筛查(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的患者。
亚专科技术特色:冠心病介入专科是以诊治冠状动脉疾病为核心,集精准诊断、微创介入治疗、术后管理和康复指导为一体的特色专科。科室以先进的介入技术为基础,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为冠心病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诊疗服务。1.精准诊断与评估:冠状动脉造影(CAG)、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分数流储备 (FFR)、心肌灌注显像。2.先进的介入治疗技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术;复杂病变介入治疗,包括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综合介入、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开通术;特殊技术应用,包括旋磨术(Rotablation)、冲击波球囊技术、切割球囊技术、血栓抽吸术;急诊介入治疗。3.术后管理与康复:术后随访、药物优化管理、心脏康复计划。4.高危患者筛查与预防:针对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早期筛查,提供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心律失常亚专科
学科带头人:苗睿,2015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心内科一线临床工作,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均有独到见解,尤其在心律失常、起搏器植入手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建树。获得“第六届邯郸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医护岗位技术状元”称号,多次荣获院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带教老师”及“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称号。2021年5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培训班进修学习,通过大师讲堂之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专题培训考核。工作期间,于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现有在研市级课题一项。
团队成员:苗睿、李延民、高丽华、张曼。
亚专科收治病种:缓慢性心律失常(SSS、II度IIAVB、III度AVB)、房颤、房扑伴有长间歇、慢快综合征。快速性心律失常 (PSVT)、房早、房速、房扑、房颤、室早、室速、快慢综合征。
亚专科技术特色: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室早/室速射频消融术、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房扑/房颤射频消融术、房颤冷冻消融术、Marshall静脉化学消融、心脏同步化治疗术(CRT-D)、左束支起搏、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ICD)、皮下ICD植入术。下一步计划逐步开展脉冲场房颤射频消融、胶囊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CCM、神经节丛消融,增加左束支区域起搏、CRT-D、ICD。
结构性心脏病亚专科
学科带头人:郝亚逢,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健康邯郸建设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百名优秀中青年人才”。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结构性心脏病,尤其是顽固性心力衰竭等心内科疑难重症的诊治。曾于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荣获邯郸市第一医院“十大杰出青年”“十佳内科医师”等称号,多次被评为承德医学院优秀教师,在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获得邯郸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研省市级课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9篇。
团队成员:郝亚逢、刘素梅、刘俊法、李杨、梁芝涵、潘芸芸。
亚专科收治病种: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及其伴发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等疑难重症。
亚专科技术特色:开展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TAVI)、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射频消融治疗,以微创的方式治疗心脏结构异常。规范化、个体化治疗与结构性心脏病相关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等。
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亚专科
学科带头人:冯海斌,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先后在上海市胸科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学习。具备丰富的心脏病介入治疗经验,专注于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手术,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病变。在心脏瓣膜病的诊治中,熟练掌握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术(TAVR)和二尖瓣修复术等先进技术,致力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在心脏疑难病和罕见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进行全面的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擅长运用循证医学,能够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诊断相结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和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团队成员:冯海斌、张海军、张强、张巍、韩继如、郭会军、孙宇磊、张宁、于瑶。
亚专科收治病种: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窦瘤破裂)、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肌病、心力衰竭。
亚专科技术特色:心脏瓣膜病及先心病介入治疗,包括主动脉瓣置入术、二尖瓣缘对缘修补术、卵圆孔未闭封堵预防反常栓塞、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Liwen术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包括TEER与TMVI发展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补术(TEER)、引进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 (TMVI)。
起搏与电生理、房颤亚专科
学科带头人:陈会校,2006年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至2009年师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主任何振山教授,并获得河北医科大学心内科硕士研究生,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参加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基地培训,师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方丕华教授,学习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擅长心血管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治,并能独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临时起搏器及永久起搏器植入、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室上速射频消融术等介入诊疗工作。专业特长是独立完成室上速、房速、房扑、房颤、室早等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单腔、双腔起搏器、CRT-D、ICD植入、左束支起搏及左心耳封堵、心脏迷走神经结消融术等介入治疗。主持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50余篇,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4项,获得河北省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团队成员:张巍、丁亚萌、邓绍文、杨英焘、张宁、王建硕。
亚专科收治病种:室上速、房速、房颤、房扑、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
亚专科技术特色: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单腔、双腔起搏器植入术,CRT-D,ICD,左束支起搏。
晕厥亚专科
学科带头人:柴巧英,2009年于河北医科大学获得心内科硕士研究生,2014-2015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心脏电生理学,2017-2020年于河北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21-2023年进入河北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邯郸市博士后工作站,完成博士后相关科研要求出站。主持市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参与完成翻译论著《临床心脏电生理病例分析》,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以主研人参与课题3项,其中获得省卫健委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09年入职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四科至今,主要从事心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以及晕厥相关疾病的诊治。擅长晕厥、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血管急危重症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包括反射性晕厥机制研究、心室重构机制研究。
团队成员:柴巧英、李娟、赵沙沙、严亚琪、王宏祥、郭红磊。
亚专科收治病种:反射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及脑低灌注综合征及心源性晕厥。
亚专科技术特色:2020年成立的邯郸市第一医院晕厥中心为邯郸市首家国家级晕厥中心。MTD团队为北上广知名专家刘文玲教授指导下的晕厥多学科专家团队,并拥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晕厥的利器——直立倾斜试验系统。直立倾斜试验 (Headuptilttest,HUTT)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鉴别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重要检查方法,近年来也用于其他学科的晕厥鉴别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患者行心脏迷走神经节消融术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监测,脑血流自动调节(CA)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