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程 东
英国《卫报》近日报道称,从能源安全到加强网络连接,台湾正寻找应对大陆的方式,其中之一是规划将全台1.3万间超商打造成所谓的“战时枢纽”,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岛内民众可被引导前往住家附近的超商,领取配给口粮和医疗用品。这在岛内引发群嘲。
台湾《中国时报》13日转引《卫报》的报道称,民进党当局规划人员预估,若冲突发生,台湾军人甚至连警察都将被派往前线,留下民间的第一线应变人员负责照顾和管控社会秩序。届时,大陆封锁几乎会切断台湾外援,“台铁或被取消、空域也可能关闭,不允许货运等非军事飞行,网络和通讯恐被切断”。《卫报》引述4名知情人士的话称,在此情况下,台湾民众可到全岛超过1.3万间超商,领取由店内物流运输系统配送的口粮和医疗用品。民众还可在超商窗户上,阅读当局通过传真机发送、张贴的公告,或利用店内提供的紧急无线热点传信息。
报道提及,这是赖清德当局“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正在讨论的方向之一。该委员会由27名资深官员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成员组成,负责为台湾社会制定应对战争或重大灾难的整体准备方案。委员会至今只召开过3次会议,去年12月举行了跨部门纸上演练。
《卫报》还称,台湾的能源与通信系统也存在关键弱点。台电电网过于集中,大型电厂之间的长距离输电线路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在被大陆封锁的情况下,能源安全特别脆弱,台湾约97%的能源依赖进口,目前台湾拥有的战略储备,包括大约可维持90天的煤炭与石油,以及约14天的液化天然气。
针对上述报道,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13日称,为了强化全社会防卫韧性,台湾民间通路丰富的物流模式与经验确实是重要参考。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称,便利商店是可善用的节点,不是只为战争考虑,还能在发生各种天灾时拿来利用。她认为,将超商纳入全社会防卫韧性的一环,“方向可行”。
网上一片嘲讽。“不演了新闻台”粉专发文表示,一旦开战,民进党高官可能都跑了,但超商店员麻烦得继续上班,“抗中保台”。有网友说,“先不管店员躲不躲,最好战时司机还能配送,政府有脑吗?”“超讽刺,民进党政府的抗中保台,最后还是得靠‘统一’超商。”“这是假设物流司机、超商店员都不怕死,继续帮政府做功德吗?笑到肚子痛的天才计划。”还有人询问“所以台湾的超商算是军工类股吗?”
赖清德上台后持续“以武拒统”。去年夏天,岛内多家宫庙收到“后备指挥部”的公文,要求预期战争冲突前,将弹药由预屯点运至宫庙内部空地,引发民众恐慌。《联合报》称,赖清德的“新两国论”,让民众陷入苦难。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评称,通过“宫庙囤弹”可以窥见民进党当局令人忧心的军事理念,“从巷战蔓延至宫庙,显然民进党已经想定要全岛焦土化作战,但台湾人民可以承受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