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一、案件梳理

(一)人物关系

李慧是被继承人的三女儿,被告李芳、李琳、李宇分别是被继承人的大女儿、二女儿、儿子。李慧的母亲于2006 年 12 月 15 日病故,父亲于 2023 年 1 月 10 日病故。

(二)财产背景

被继承人去世后留下的房产为一号房屋(北京市海淀区),该房屋系李慧父母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现登记在李慧父亲名下。

(三)诉讼主张与陈述

原告主张:原告李慧向法院提出诉求:一是请求法院判令自己和三被告共同继承一号房屋,自己继承25% 份额;…… 理由是三被告不让自己进入房屋,侵害了自己的合法继承权。

被告回应:被告李芳、李琳均表示同意按法定继承原则分割遗产,各自要求25% 的遗产份额。被告李宇则不同意原告诉求,称自己一直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负责被继承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和看病,被继承人过世后的丧事也基本由自己负责,应多分遗产。且涉案房屋已由自己装修,家具家电等也由自己购置。而原告自 2011 年起就不和被继承人联系,未对被继承人进行赡养,也未参加葬礼,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四)证据情况

双方围绕诉讼请求提交证据,法院组织交换和质证,确认无异议证据并在卷佐证。2023 年 5 月 11 日,李慧、李芳、李琳、李宇签署人民调解协议书,约定李慧父亲于 2023 年 1 月 10 日病逝,母亲于 2006 年 12 月 15 日病逝,留有一号房屋,由李芳继承 25% 份额,李琳继承 15% 份额,李慧继承 20% 份额,李宇继承 40% 份额。庭审中,李慧称李宇未履行出售房屋承诺且换锁,故不认可协议内容,要求按法定继承平均分割房屋份额。

李芳认可协议效力。李琳称签订协议时因氛围融洽才让步,但之后李慧因房屋过户问题产生矛盾,违反约定,所以现在不认可协议效力,要求按法定继承平均分割。李宇认可协议效力,认为李慧未尽赡养义务,应少分。李宇为证明自己尽到主要赡养义务,提交了便签、照片、证明书、医疗费及护理费票据、轮椅购买凭单、住宿费和餐费支出凭单、殡葬用品支出凭单等证据。李慧不认可李宇主张,但承认李宇与父母共同生活。李芳、李琳认可证据真实性及李宇与父母共同生活的事实。

二、争议焦点

(一)原告诉求

原告李慧诉求共同继承一号房屋并分得25% 份额,分割其他遗产,由被告承担诉讼费。

(二)被告诉求

被告李芳、李琳要求按法定继承各自分得25% 遗产份额;被告李宇主张自己多分遗产,原告少分或不分。

(三)争议核心

一号房屋按人民调解协议分割还是按法定继承平均分割。

原告李慧是否尽到赡养义务,是否应少分或不分遗产。

三、裁判结果

现登记于李慧父亲名下的一号房屋由李慧、李芳、李琳、李宇继承所有,其中李慧继承20% 份额,李芳继承 25% 份额,李琳继承 15% 份额、李宇继承 40% 份额。

四、案件分析

(一)证据分析

人民调解协议书是确定房屋继承份额的关键证据。李慧和李琳虽对其效力提出异议,但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协议存在无效或可撤销事由。

李宇提交的一系列证明其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证据,包括便签、票据等,结合其他被告的认可,有力支持了其多分遗产的主张。而李慧未能提供反驳证据。

(二)法律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遗产继承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开始后,有遗嘱按遗嘱继承,无遗嘱按法定继承。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继承人协商确定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不成可调解或起诉。

(三)案件综合分析

对于一号房屋,因各方签署的人民调解协议合法有效,且异议方无法证明协议瑕疵,故按协议分割。在其他遗产分配上,李宇提交的证据表明其在与父亲共同生活期间尽了较多赡养义务,整个案件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对各项遗产争议作出了合理裁决。

五、胜诉办案心得

(一)证据收集与整理

被告李宇成功收集到证明自己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关键证据。在类似案件中,对于主张多分遗产的一方,要确保证据的全面性和关联性。除了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支出等证据外,还可收集邻居、社区工作人员等第三方的证人证言,进一步增强证据效力。对于协议效力的维护,若对方提出异议,应提前准备好协议签署过程合法合规的证据,如调解程序的记录等。

(二)法律精准运用

熟悉法律条文:要精准掌握民法典中关于遗产继承、赡养义务、协议效力等相关法律条文。在本案中,准确理解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含协议约定继承)的适用条件,以及赡养义务对遗产分配的影响,是为当事人争取权益的关键。

结合事实适用法律:将法律条文与案件具体事实紧密结合。被告律师则应结合李宇尽赡养义务的事实和人民调解协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论证李宇多分遗产和按协议分割房屋的观点。同时,在庭审辩论中,围绕关键争议点,如房屋继承份额、遗产分配比例等,运用合理策略强化己方观点,引导法官作出有利判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