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报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记者:美财长贝森特称,西班牙与中国走近就像“割自己的喉咙”。有何回应?“说到‘割喉咙’,美方大肆利用关税对全球威胁讹诈,才是在试图扼住各国喉咙,逼迫各国在其霸凌面前作出妥协退让。”林剑:中西关系是中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中国同西班牙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西班牙对华出口增长4.3%。中西合作始终为两国经济添动力,为人民添福祉,为世界稳定和发展添助力。
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货物贸易理事会年度首次会议。中方主动设置议题,对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及其恶劣影响表达严重关切,要求美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避免对全球经济和多边贸易体制造成负面冲击。欧盟、英国、加拿大、日本、瑞士、挪威、韩国、马来西亚、巴西、秘鲁、哈萨克斯坦、乍得等46个世贸组织成员在此议程下发言,对美国“对等关税”措施表达关注,呼吁美国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关税问题再次升级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对华征收104%关税进行提问。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此前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随后我国果断出手反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特朗普发现自从实施“对等关税”后,美国民众越来越暴躁,中国开启反制后,民众的暴躁情绪蔓延、加深。等中国发布84%的对美关税消息后,美国民众甚至有些不安,他连续在自己开设的“真相”平台上更文七条。“冷静点,美国会好起来”,类似美国将再次伟大的几句煽动性的话,但全美的“反特朗普”游行还在继续,特朗普必须拿出切实的行动安抚人心,但他又不甘心认输,于是一方面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一方面暂停对其他国家的关税。
贸易港口(资料图)
特朗普突然宣布将对中国的关税税率提高至125%,立即生效。他授权对全球75个国家暂停关税政策,为期90天,互惠关税将降至10%。这一举动引发了美国股市的大幅上涨,投资者纷纷解读为特朗普暂时“放软”了对全球的压力。然而有专家分析,特朗普此举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及其对中国的特殊打击,有一定含义。特朗普宣布暂停对全球75个国家的关税政策,看似是一次缓解全球经济压力的举措,但其真正目的并非全然善意。
中国率先对美国反制的意义显现了出来,现在有28个国家宣布要对美国施加对等关税。中国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坚决实施反制措施的国家。第二个对美国反制的是欧盟。根据欧盟方面消息,27个成员国对美国关税反制措施已经达成一致,预计将于本月中旬生效。同时,中国高层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冯德莱恩在电话里第一句话就是,欧盟始终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同中方推进各领域高层对话。
贸易港口(资料图)
就在关税战逐渐白热化之际,一个6年前的访谈也在被刷屏——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便断言:“贸易谈得好,就做点外国生意,贸易谈不好,那就做14亿人的生意,中国的市场足够大。”有分析指出,马云的判断揭示了博弈的本质:全球化时代,单一国家的胁迫难以撼动多元合作网络。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成本,最终由本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中国通过扩大开放、深化区域合作,将压力转化动力,这种战略纵深恰是特朗普政府“焦虑施压”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