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军阵营中,王耀武称得上是一位颇具实力的将领。在指挥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王耀武都有着出色的表现,甚至还不输于杜聿明。然而,在内战中蒋介石又为何没看上王耀武,没重用王耀武呢?
众所周知,蒋介石向来重视嫡系部队,其嫡系部队又可分为明暗派别。表面上有陈诚、汤恩伯、胡宗南三派,暗中何应钦与这三派不同。王耀武、杜聿明等与蒋介石关系不错,然而他们分属不同派系。王耀武相对低调,杜聿明则擅长韬光养晦,二人实力不俗。
在抗战时期,蒋介石对他们二人都颇为看重。王耀武几乎战无不胜,职务不断上升;杜聿明勤恳却战绩平平。但抗战结束后,情况发生转变。杜聿明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掌控东北四省;王耀武则成为第二绥靖区司令,负责山东地区。显然,王耀武没有杜聿明受蒋介石重视。
为何蒋介石不让在抗战中表现出色的王耀武前往东北?这可以从以下两点来分析。
其一,王耀武难以任意指挥。他从 51 师师长一路升迁至 74 军军长,这在黄埔三期生中极为罕见。随着职务提升,许多黄埔一期生成为他的下属,这引发了不满。比如冯圣法等一期生。当他要成为陆军中将时,更是让资历更老的人心生嫉妒,因为当时黄埔一期生大多只是少将,像杜聿明、宋希濂等也是如此。王耀武明白其中利害,婉拒了蒋介石的提议。蒋介石也清楚,东北的国军将领资历比王耀武老,王耀武去了难以掌控局面。
以其他案例来看,比如在某些部队中,新晋升的将领若资历不够,往往会遇到下属的不配合甚至抵制,导致指挥不畅,影响作战效果。
其二,王耀武的 74 军覆灭影响重大。当年我军攻占济南城时,王耀武认为守不住,甚至觉得东北也不应坚守,并向蒋介石提议,但未被采纳。即便蒋介石听从他的建议,王耀武若没有 74 军的支撑,也难以替代杜聿明。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重用杜聿明而放弃王耀武,主要在于王耀武资历不足,难以指挥老资历将领,且 74 军覆灭使其嫡系部队力量削弱,无法与杜聿明抗衡。在这两大硬伤之下,纵使王耀武指挥能力出众,蒋介石也难免有所顾虑,不会予以重用,王耀武也就难以有所作为。
总之,王耀武虽有实力,但在复杂的派系斗争和军队格局中,因资历和部队实力等问题,未能得到蒋介石的充分重用,这也反映了当时国军内部的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