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要闻一: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飙升至1170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金额2024年达到1171亿美元,相较2023年的1063亿美元增长10%。其中晶圆加工设备的销售额增长了9%,其它前端细分领域的销售额增长了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先进逻辑、成熟逻辑、先进封装和高带宽存储器(HBM)产能扩张方面的投资增加,以及中国投资的大幅增长。
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2024年我国来自美国的半导体设备进口金额约337亿元,占总进口金额比重约为20%。中国宣布反制关税后,利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先进制程而言,随着国产设备商技术与服务的不断突破与成熟,且进口设备成本增加50%+,设备的国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看好前后道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
必读要闻二:首批人形机器人系列国家标准正式立项
据媒体报道,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正式获批立项,在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91)秘书处承担单位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统筹下,优必选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发起了该系列国标,并主导牵头制定作业操作技术要求,针对灵巧操作、腿部移动作业、双臂操作、长序列执行、多机协同、操作避障、续航等作业操作技术要求进行规范。
据GGII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财达证券表示,政策与技术共振,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将为稀土永磁行业带来广阔的增量空间。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产能弹性大的稀土永磁企业,把握行业β与个股α共振的窗口期。
必读要闻三:东盟国家召开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共促经济韧性与可持续发展
4月10日,第12届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东盟国家将共同努力打造一个韧性、包容和可持续的地区经济未来。声明指出,在通胀放缓的情况下,强劲的国内需求、稳定的投资活动、良好的出口表现以及有利的就业条件继续支撑着东盟的经济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国家高端智库即将发布报告《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
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报告》指出,双方已连续四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根据兴业证券研报,分产品来看,中国对东盟出口中,电机、电气及机械器具的占比较高,占我国出口东盟整体的比重长期处于高位。其分析总结称,东盟自身的需求对基础化工(主要是塑料及其制品、农用化工和化学原料)、电子(主要是元器件、其他电子零组件)、有色金属(主要是铜铝)以及钢铁的出口规模拉动较大;汽车规模虽然居中,但增速较高;另外,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家电、通信、煤炭、石油石化、机械也值得关注。
必读要闻四:国家电影局回应美对华加征关税: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据报道,就近期有记者询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是否会影响到美国电影进口,国家电影局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我们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我们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引进世界更多国家优秀影片,满足市场需求。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超154亿元人民币,冲入全球电影票房榜第五。中航证券裴伊凡认为,影片被视为“新形势下的主旋律”,符合国家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有望刺激消费同时,持续强化文化自信。
钛小股·钛媒体财经研究院
2025.04.14
下载钛媒体App,关注更多财经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