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海桥梁到铁路辙叉
中铁山桥两项大奖引领交通科技新突破
近日,在重庆举行的2024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上,中铁山桥凭借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脱颖而出,揽获两项大奖。其参与申报的“深中通道跨海长联多跨桥梁高品质建设关键技术”荣膺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超长寿命辙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深中通道跨海长联多跨桥梁高品质建设关键技术”紧密围绕深中通道项目展开深入研究。在设计环节,团队通过开展基于多晶体切面的跨海桥梁美学设计方法研究,巧妙化解了工程美学、耐久性与抗震要求高的难题;制造方面,混凝土梁智慧工场建设技术和钢箱梁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成果,有效应对了工程规模大、质量管控难度高的挑战;施工阶段,超长大量水上栈桥及施工平台的快速安拆技术,满足了现场对施工质量与效率的严苛要求。该项目成果丰硕,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论文等80余件,相关技术已在深中通道等数十项工程中成功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革新了跨海长联多跨桥梁建设技术体系,有力推动了现代工程技术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提供了关键支撑。
“超长寿命辙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入选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聚焦国家铁路建设及重载铁路辙叉安全运营。针对高锰钢辙叉维修频率高、服役寿命短的问题,中铁山桥团队研制出低维修率长寿命固定型系列辙叉,采用高纯净冶炼、高致密铸造、局部锻造等先进方法,在国内率先攻克高锰钢辙叉稀土微合金冶炼、精准铸造及锻造强化技术,大幅提升了辙叉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显著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了国际铁路辙叉技术发展趋势,有效破解了铁路辙叉使用寿命短这一“卡脖子”难题,大幅减少维修养护量,降低成本,为中国纯净钢辙叉生产线的研发投产提供了坚实技术保障。
近年来,中铁山桥积极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在智能制造领域成果斐然,建成国内首家铁路道岔、钢结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打造多条智能生产线和数字化建造平台,实现了道岔、桥梁产品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网格化、数字化。
来源: 秦皇岛日报(记 者:王静 ) 图: 中铁山桥微信公众号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