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推进农业强区建设 谱写农业振兴新篇——基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 - 2035 年)》的实践路径分析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 - 2035 年)》的出台为各地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其农业强区建设不仅关乎自身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新疆农业强区建设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于推动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为全国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新疆农业强区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一)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2024 年,新疆粮食总产量达到 466 亿斤,相较于 2023 年增加了 42.2 亿斤。粮食单产达到 1050 斤,跃居全国第一位,粮食总产量排名上升至全国第 13 位。棉花总产量为 511.2 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 91%,机采率达到 89%,主要质量指标创下近五年以来的新高。在畜牧产品方面,肉类产量为 211.76 万吨,牛奶产量为 198.08 万吨,蔬菜产量为 2313 万吨,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
(二)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新疆农科院通过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使得粮食生产良种覆盖率达到 99%以上,北疆玉米吨粮田面积超过 60%。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 9000 万亩,节水灌溉技术覆盖率达到 85%,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科技的广泛应用和产业的升级转型,为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取得突出成效
2024 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94 万元,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建成了 200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8.5%,行政村实现了宽带网络和快递服务的全覆盖。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实施。
三、新疆农业强区建设的核心路径
(一)对标国家规划,明确战略定位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 - 2035 年)》提出了“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建设目标。新疆应立足“全国优质农牧产品供给基地”的定位,在以下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粮食安全与产能提升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充分挖掘盐碱地等后备资源的潜力,计划到 2025 年实现粮食增产 20 亿斤以上,努力打造“西部粮仓”。
推广新源县小麦单产提升经验,集成高产栽培技术,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科技驱动与种业振兴
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集中力量攻关生物育种、节水灌溉等关键技术,建设国家级种质资源库,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推广“企业 + 科研机构 + 合作社”的模式,例如新疆农科院与企业联合开发机采棉新品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全产业链与品牌建设
延伸棉花产业链,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2024 年,新疆棉纱产量增长 12%,纺织品出口额突破 50 亿美元,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打造“和田大枣”“阿克苏苹果”等区域品牌,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附加值。
(二)破解瓶颈,强化要素保障
补齐农业经营体系短板
培育龙头企业,如新赛股份整合棉花、粮油加工资源,2024 年营收增长 18%,带动农户超过 10 万户,发挥了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发展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推广“托克逊县葡萄产业联合体”模式,实现产销一体化,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优化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推广新和县“树莓 + 生态旅游”模式,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实施盐碱地改良工程,2024 年治理盐碱耕地 500 万亩,同时推广耐盐碱作物种植,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深化农村改革与金融支持
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2024 年发放贷款超过 100 亿元,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将棉花、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率提升至 80%,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前瞻布局与实验性探索
(一)数字农业与智慧乡村试点
在昌吉州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区”,集成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精准施肥、智能灌溉,降低生产成本 15%。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二)绿色低碳循环模式创新
推广“畜禽粪污 - 有机肥 - 种植”循环农业,2024 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80%,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 95%。这种绿色低碳循环模式不仅减少了农业废弃物的排放,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跨境农业合作试验区
在霍尔果斯口岸建设中亚农产品交易中心,2024 年出口瓜果、蔬菜超过 10 万吨,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新路径。通过加强跨境农业合作,拓展农产品市场,提升新疆农业的国际化水平。
五、挑战与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挑战
当前,新疆农业强区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农业科技人才短缺以及品牌溢价能力较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策建议
实施“百企引领”工程,培育 10 家百亿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建设新疆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引进高端人才,设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推广“伊犁薰衣草”地理标志保护经验,构建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溢价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新疆农业强区建设在阶段性成就、核心路径、前瞻布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未来,新疆应继续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为指导,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强化科技赋能和全产业链思维,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通过试点先行、经验推广,为全国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疆样本”。
展望未来,可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合作,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同时,持续关注农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调整和完善农业强区建设的策略和措施,推动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