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六年(1652年),南明第一名将、晋王李定国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大破清军,阵斩满清宗室悍将、敬谨亲王尼堪,再加上此前一年李定国收复桂林,逼死清定南王孔有德,两场久违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南方各省抗清武装的士气,以至于顺治皇帝一度有了放弃南方八省,退守长江以北的念头,史载:“两撅名王,天下震动”。

李定国本欲乘胜追击,一举歼灭两湖战场上的清军余部,可惜永历政权的实际掌舵人、秦王孙可望嫉妒李定国的战功和威望,擅自将配属给李定国的精锐部队撤离衡州前线,导致李定国无力组织新的攻势,最终清军主力南下,李定国被迫放弃衡州,两湖战场的形势再度逆转。



为了重新打开局面,李定国决定联合福建的延平王郑成功共同北伐,而李定国与郑成功之间则是清廷控制的广东,要想与郑成功联合,李定国务必拿下广东。

永历八年(1654年)二月,李定国率领数万大军从广西柳州出发东征广东,李定国所部装备精良,甚至配置了大象和铳炮,李定国又极其能打,麾下将士皆系大西军精锐以及西南夷汉强卒,俱悍不畏死。李定国大军一出动,便连下横州(今广西横县)、廉州府(今广西合浦),清军守将郭虎弃城逃窜,李定国顺势晋抵高州(今广东茂名)城下。



当时防守高州的清军有高州守将张月以及平南王尚可喜麾下陈武两部。此外,清军李之珍部亦在高州附近之石城青头营驻防以策应高州守军。李定国根据战场形势做出针对性的进攻方案,李定国先行击破李之珍部,李之珍仓皇逃往电白县,肃清了高州的外围。而后,李定国以象兵为掩护,用重炮轰击高州城墙,继而步兵蚁附攻城,旋即攻破高州,陈武于混战中被明军战杀,张月被俘,李定国全歼高州守敌,收复高州,是为高州大捷(也称高州之战)。



高州大捷后,李定国名动广东,清雷州总兵先启玉慑于李定国的威势主动开城献降,广东各地反清武装受到高州大捷的振奋也纷纷响应,主动攻杀清军官吏守军(如新宁的虎贲将军王兴率军攻克恩平,并活捉知县王奇,繁此种种,不胜繁举)。一时间,广东境内的清朝军政组织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满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慑于李定国的强悍,也不敢与之争锋,只得收缩兵力龟缩退守广州。同时,紧急向清廷求援,广东形势一片大好,李定国踌躇满志,广州已成一座孤城,只要拿下广州,届时大事可为也。李定国的战略能否实现呢?且听下回分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