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乌战场制空权问题,一段时间内有这么一种说法,那就说俄军S-400从未击落过美军F-16,而俄军自己的战机却屡有被防空武器击落的记录,因此说明S-400不堪大用。甚至还有阴阳怪气的说法,认为HQ-9B的技术来源是S-400,反推认为HQ-9B也一样不行。但情况果真如此吗?最近俄军S-400防空首次击落F-16,让美军王牌战机从神话破灭,再次说明防空一种可以向上提升的体系对抗。
近期乌克兰空军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一架F-16型战机被俄军击落。随后俄方发布了相同信息,并且指出了关键信息F-16是被俄罗斯防空系统击落的。那为什么这个信息很关键呢?
因为有网友认为F-16可能是被乌军爱国者误击的,还不相信是俄军防空击落的,始终对美军王牌战机陨落抱有侥幸心理。而这次F-16不是被俄战机空战击毁,而是被防空系统击落,价值就更高了。
随着一些乌军信息源公开,细节也基本清楚了,这架乌军F-16战机在苏梅上空就遭到了两枚双方防空导弹袭击,随后在库尔斯克州苏贾投掷滑翔炸弹后,返回途中又遭遇了第三枚防空导弹打击最终被击落。这说明F-16至少是干扰了两枚防空导弹。其实F-16是拥有不错的电子干扰能力的,比如其装备的AN/AAQ-33“狙击手”多径杂波吊舱,以及AN/ALQ-131电子战自卫吊舱,前两枚导弹没打中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但很显然F-16没有能躲开第三枚导弹,那么俄军S-400是如何做到的呢?
可能有两种战术,第一种就是以SU-35S战机战机在更高空为S-400提供中继制导的方式。因为乌军F-16一般利用低飞杂波效应躲避雷达,而苏-35的雪豹E雷达功率够大,可以在高空监测F-16,然后把信息不断传回帮助防空导弹命中。顺便一提当初我们引进若干架苏-35,一部分就是看中了雪豹-E雷达。
当然这个战术也不是凭空想的,就在上个月俄军宣布在苏梅境内击落了一架F-16,就是用的这个战术。虽然事后俄军导弹数据链表明已经摧毁了F-16,但乌军称飞机已经安全返回机场。
第二种战术则是S-400采用VTM制导的方式,这是一种改进的半主动制导方式,也就是导弹本身不发射雷达信号探测,而是把照射的目标信息下传回S-400地面系统。由地面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后发射导弹控制指令击中F-16。这种打击方式,导弹本身不负责制导,因此受F-16的干扰吊舱隐形比较小,缺点是S-400的92N6A雷达要持续照射,这就是需要防空系统离F-16战机距离比较近。
不管俄军这次采用的是哪种方式击落的F-16,都说明俄军在应对F-16战机上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属于是越打技术越成熟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换着方式的“折磨”F-16。尤其是乌军F-16一般无法编队出动,缺少F-35或者预警机进行电子掩护,因此S-400只要下点功夫打埋伏,还是很容易击落F-16这种老式三代战机的。
如果继续看下去,这其实也是乌军整体战术体系脱节的原因,由于乌军地面战场的失败,无法压制对方的防空部队在80公里外或更远的地方,但却要使用F-16深入库尔斯克进行轰炸,那么被S-400逮个正着也是大概率的事情,就算这次三枚S-400拦截弹侥幸被躲过,那么下次F-16被击落的概率只会更大。
总体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武器是万能的,一定是体系化对抗的决定胜败,如果还在仰赖什么美军王牌那就是坐井观天了。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周边还在使用F-16,比如某岛上的F-16V战机,以及菲律宾即将引进20架F-16,越是把某种装备奉为神器,最后的教训就越是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