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 何

钱不是问题。信心才是。

4月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

其中在“完善帮扶援助体系”中提到,

  • 为为脱贫家庭、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帮扶对象提供服务和援助。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



前面的为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帮助是过去来一直在做的,但是对“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好像还是第一次听说。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读了大学后,就可以躺平领一辈子低保了?

当然不是,政策后面还提到「持续监测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说明这是一个过渡性安排,而非长期福利。

但不管怎么样,这对于年轻人,算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增强些信心(在心理上有基本安全感)。

不过,如何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毕业生」?

原文说的是“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

但是这个符合条件的认定标准又是如何?

目前还没有认定细则出来,所以能有多少毕业后一时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能领到这个补助也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拿就业补贴的好兄弟失业金来说,

现实中各个环节真就是想尽办法让你从被失业变成自愿失业,从而在失业率统计数字和失业金发放上同时删掉你这个分子。

其次就是钱从哪来的问题。

虽然翻一翻历年广义债务和M2的飞升速度,钱从哪来的问题是最不需要担心的,甚至应该反问一句:之前的钱去哪了?

只不过回到现实,依然还是要问一句,这个钱谁来出?

如果是中央财政发,这是好事,他们比我们更清楚失业率到底是多少(统计出的就业率,估计自己都不敢相信)。

但如果是地方财政发,要是连体制内的工资发放都成了问题,那对于“给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纳入低保”的实施力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不管如何,未来就业生低保政策的实行是大势所趋。

对于年轻人来说,虽然未来是光明的,但代价也是明确的,你我就是代价。

但眼下很多代价已经无可转移,你不能指望在居民去杠杆阶段还向他们转移负债,因此必须要出台大规模刺激,其中不少刺激也必须是社会福利改革。

这不是什么一厢情愿,这是客观规律使然。

今年1222多万高校毕业生要找工作,而全国新增的城镇就业岗位刚好也大概是这个数。

表面上看,岗位数量够大学生“消化”,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岗位里中高端的没多少,大部分都是餐厅服务员、传菜工这类技术含量不高的基础工作。

当高等教育普及到半数青年都能上大学时,社会根本不可能为所有人提供光鲜的白领职位。

能有想想看,社会上哪能有超过一半的岗位都是大家期待的 “好工作”?

能有 20%、30% 就不错了。

就像是前几天中核那个删除公众号「乌龙」新闻的事情,央企招聘小编坏心办好事,为我们揭开了当今应届生就业惨不忍睹的遮羞布:120万份简历,而招聘岗位只有1730多个。

而且要知道,需要找工作的不只是这1200多万大学生,还有初中、中专、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几百万人。

这就导致现在高校招聘会上出现了一些让大学生觉得“被冒犯”的岗位:比如有的一本院校招聘会,居然摆着餐厅服务员、KTV服务员的招聘信息。

招聘方也直接:岗位就这么多,工资两三千、三五千,你来就来,不来拉倒。

咱就是说,以前看《读者》《意林》,总说国外发达是因为劳动力素质高,连环卫工都是本科、酒店服务员是硕士,

现在才明白,这背后其实是高学历人群不得不向基础岗位流动的现实。

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的规律很明确:GDP每增长1%,大约能创造200万个岗位。

如果GDP保持5% - 6%的增速,未来普通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大概率还是得在“干基础工作”和“躺平”之间选。

面对这样的现实,毕业生往往被迫二选一:接受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或是干脆退出求职大军。

前者挤压了低学历群体的生存空间,后者则让"躺平"从自嘲变成无奈选择。

对于选择躺平的人,纳入低保其实挺有必要。

如果能为选择暂缓就业的年轻人提供每月800元基础保障,两年花费不过2万元——这对个人是救命稻草,对国家也不过新增800亿财政支出,却能避免重演"孔乙己偷书"的现代悲剧。

我一直以来的的一个观点:

当前经济核心问题不是生产力不足,而是分配制度改革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

如果能将一部分未就业毕业生纳入低保,属于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随着AI发展及老龄化的到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跟得上经济社会的发展。

跟人竞争,比卷,中国底层没怕过,但是跟AI武装的人形机器人竞争,一点胜算都没有。

我们也必须要领悟一个道理:在经济繁荣的浪潮中,鲜有人能察觉到“信心”才是推动财富增长的深层动力,更难以理解这个词所蕴含的无法估量的价值。

信心,真的比黄金还贵。

但若因种种缘由,乐观情绪一旦消散,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将以悲观的代价来偿还。



全文完,感谢阅读,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