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类世时期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氧气循环,导致它们消耗的氧气多于产生的氧气。这种全球性转变是由营养物污染、筑坝和气候变暖所驱动的,它威胁着淡水生态系统,并导致了全球氧气失衡。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全球淡水氧循环的重大变化。河流、溪流、湖泊和水库不仅是美丽的景观,它们对地球生命也至关重要。像我们一样,这些内陆水域需要氧气才能正常运作。然而,由乌得勒支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过去一个世纪,也就是人类世时期,我们正在慢慢地扼杀它们。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表明自1900年以来,淡水系统中氧气的产生和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
氧气不仅对水生生物至关重要,还在碳和氮等关键营养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氧气水平过低(即缺氧状态)时,生态系统就会开始瓦解。鱼类死亡,食物网崩溃,水质下降,这些影响已经波及全球。这项研究明确指出:湖泊和河流的状况并非仅仅是局部问题。我们正面临一场由人类引发的全球性危机。
由乌得勒支地球科学家王俊杰和杰克·米德尔堡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一个描述全球内陆水域完整氧气循环的全球模型。杰克·米德尔堡解释说:“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对全球范围内的氧气循环提供尽可能全面的理解,从而预见与氧气相关的问题的发生,了解其原因,并有望及时干预。”
内陆水域的氧气供应变得更加充沛。研究小组发现,全球“氧气周转率”(即氧气的产生和消耗量)有所增加。但问题在于:这些水域消耗的氧气比产生的多,这使得它们成为大气中氧气的“汇”。
“更多的农业生产、更多的废水、更多的水坝以及更温暖的气候——它们都改变了我们淡水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王俊杰说道。随着越来越多的营养物质流入河流、湖泊和水库,藻类生长得更快,但它们死亡和分解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我们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直接的人类活动。首先,事实证明,营养物质的输入,例如过度施肥,是这种加速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通过建造水坝和水库,淡水流入海洋的时间更长,这已被证明同样重要,”杰克·米德尔堡说道。
与此同时,人类活动带来的间接影响,例如气温升高,使得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在水体中的垂直输送速度减慢,并加速了氧气的消耗过程。“到目前为止,科学文献中的共识一直是气温升高是导致这种加速的主要原因。但我们的模型显示,气候变暖对这一现象的贡献率仅为10-20%左右,”王俊杰说道。
这项研究表明,现代内陆水域的氧气循环与20世纪初相比已大相径庭。“尽管这些水域仅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但它们每年却从大气中吸收近10亿吨氧气——相当于整个海洋释放氧气量的一半,”米德尔堡说道。
“我们不能再忽视内陆水域在全球气候和氧气预算中的作用了,”王俊杰补充道。“它们的变化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而且它们是地球系统谜题中的关键部分。”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