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正打算买车,可能也在为油价发愁:

毕竟,近几年油价一再上涨,继续买油车,真的让人很肉疼。

可说句实在话,油价再贵,也还不算现在最难受的事。

真正让人心烦的,是这3件事,正在中国车市逐步上演了,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



首先,就是“汽车的保值率”基本上崩盘了。

而且不是只崩电车,连燃油车也一起塌了。

拿速腾来说,曾经的“合资神车”,现在新款一上市,裸车价就砍到8.39万,整整降了四万多。

直接杀进国产A级车的价格区间。

帕萨特,曾经是德系的“面子担当”,现在也干到12.19万——

五万多的让利,把它一脚踹进了“亲民阵营”。

你说是优惠?其实更像是“自毁身价”。

日系这边也全线告急——轩逸、锋兰达、荣放全都在打骨折,动辄就是三四万的让利,眼神里满是“求生欲”。

更夸张的是豪华品牌。



雷克萨斯ES,那个曾经得加价排队买的“高冷代表”,现在优惠直接砍掉8到9万,门槛干到20万出头。

谁看了,都得说一句“破防了”。

此外,奥迪、奔驰也不再高高在上。

C级、A4L纷纷跌成了中级车的价格,直接从“神坛”掉进“打折区”。

说到底,这一轮大跳水,直接就干垮了保值率。

因为新车都不值钱了,老车还能值钱吗?怎么可能!

考虑到这个变化,所以建议大家:

如果不是急需用车,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不买车”。

因为参考这些趋势,卖车时,真的会伤不起!



除了“保值率崩盘”,第二件让人难受的事,是汽车的技术更新速度,快到让人“接受不了”。

现在买车就像买手机,两三年一换代,这在过去根本不敢想。

以前买辆车,开个五六年没什么压力,十年八年换车都正常。

但现在不一样了。

拿朋友来说,2022年买了辆小鹏 g9,当时刚上市,30多万落地。

买时觉得自己终于跟上潮流了,开出去特有面子。

结果呢?

不到2年,2025款小鹏 g9上市,不仅价格只要20多了,续航、配置还全面提升。

什么5c 充电,cdc 减震,双腔空悬….直接标配。

我朋友开着自己的老g9,瞬间觉得手里的车不香了。



你可能会说:“车更新换代,不是很正常吗?”

确实正常,但以前更新的是外观,是配置;现在更新的,直接是汽车的“核心功能”。

譬如一年前买车的时候,销售还跟你吹续航500公里、充电半小时;

现在一看,市场都卷到了700公里续航,充电15分钟续航400公里。

而你那台刚开两年的车,瞬间成了“技术古董”,买都没人愿意接盘。

技术进步本来是好事,但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买车的风险越来越大。

不说保值率的问题,可能到时候转手,都没人要,不是吗?



此外,还很难受的第三件事,则是很多品牌可能会“直接消失”。

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以前买辆车,最多担心保养麻烦一点,配件贵一点,但总归有人管。

现在不是了,有的品牌,说没就没了。

比如曾经风光无限的广汽菲克,2022年直接申请破产,留下车主们一地鸡毛;

还有那个让不少人动心的威马、高合,买车时信誓旦旦说“未来可期”,结果呢?

说走就走,留下一批车主,连个保养配件都找不到。

再比如现在的法系车,东风标致、雪铁龙,十年前在街上随处可见。

现在去4S店看看,基本上已经没人了。

买了车的人,每天都在担心品牌,哪天突然宣布退市。

到时候自己手里的车,就真成了“孤儿”了。



你别觉得这种事离你很远。

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惨烈,一些小品牌、新势力,烧钱造车、低价卖车,能坚持几年?

他们自己心里都没谱,消费者更是心慌。

你想象一下,辛苦攒了几年钱,好不容易下决心买辆新车。

结果没开多久,品牌倒闭了,后续售后没人管,车子成了烫手山芋——

开也不是,卖也不是,这比油价涨个几毛钱难受得多吧?



所以,总结下来,现在买车,可真得当心。

说白了,能不买车就不买了。

真的要买,也要选那些背刺力度小一些,保值率高一点,品牌稳一点的车型,不是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