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肯塔基州,一位餐厅老板面对即将到来的洪水灾害,做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在洪水到来之前,主动用清水灌满自己的餐厅。令人惊讶的是,这一"以水制水"的奇招竟然奏效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又有什么科学原理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看似矛盾的防洪秘密。
危机四伏的河畔餐厅
Captain's Quarters Riverside Grille餐厅位于肯塔基州普罗斯佩克特镇,距离路易斯维尔市约16英里,紧邻俄亥俄河。2025年4月初,持续的暴雨使得俄亥俄河水位迅速上涨,达到了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位,给沿河建筑带来了严重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普通人的反应可能是:赶紧封门窗,堆沙袋,尽一切可能阻止水进入建筑物。但餐厅共同所有者安德鲁·马斯特森(Andrew Masterson)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决定主动往餐厅内灌水,并且一灌就灌到了1.8米深!
"以水制水"的奇妙原理
马斯特森这一奇招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基于物理学中的压力平衡原理。当建筑物内外的水压相等时,外部的水就不会大量涌入内部。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优势:
- 压力平衡
:当餐厅内部用清水灌满后,内外水压基本相等,减少了外部脏水涌入的动力。就像两个相同高度的水杯之间,水不会从一个杯子流向另一个杯子。
- 减少污染
:河水中通常含有大量泥沙、杂质和污染物。如果任由河水自然灌入,这些污染物会附着在墙壁、地板和设备上,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损坏,后期清理难度极大。而预先灌入的清水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挡这些污染物的进入。
- 沉降效应
:即使有少量脏水渗入,由于两种水的密度差异,泥沙和杂质会慢慢沉降到地面,而不是漂浮在水中到处污染。
精心的事前准备
当然,这种方法并非简单地"放水就行",需要充分的事前准备:
首先,Masterson和他的团队移除了所有电气面板和设备,防止电器浸水造成损坏或电气事故。
他们尽可能地清空了房间,将可移动的家具和设备转移到安全地带。
使用了水槽、水龙头和井泵等多种方式向室内注入清水。
建筑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抗水性能——砌块墙和瓷砖地板能够较好地承受水的浸泡。
成功的防洪战役
马斯特森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视频显示,餐厅内部的水确实保持了相当的清澈度,与外部浑浊的洪水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餐厅暂时无法营业,但这种方法可能为他们节省了数千美元的清理费用和长期修复成本。
"我们认为如果水无论如何都会进来,那么最好是我们能控制的那种水,"马斯特森在视频中解释道。这种逆反思维体现了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智慧:有些事情我们无法阻止,但可以改变应对方式,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吗?
当然,这种"以水制水"的方法虽然聪明,但并非万能的:
- 建筑结构要求
:并非所有建筑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木质结构或有大量干墙的建筑在长时间浸水后可能会严重受损。Captain's Quarters餐厅能够成功应用这种方法,部分原因是其结构适合承受水的压力和浸泡。
- 洪水高度限制
:如果洪水高度超过预期,超过了建筑内灌水的高度,这种方法就会失效。Masterson在视频中提到,只要俄亥俄河水位不超过建筑内的1.8米高度,餐厅就应该能保持密封状态。
- 资源需求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清水和足够的准备时间,不是所有面临洪水威胁的建筑物都能满足这些条件。
马斯特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防洪思路:有时候,与其盲目抵抗自然灾害,不如顺势而为,找到更聪明的应对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面对不可避免的困难,我们可以改变角度,寻找能够减轻损失或带来意外收获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硬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