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是两种常见的动力形式。近期,比亚迪发布的秦L(参数丨图片) DM-i引发了关于这两种动力形式的讨论。
有人认为,秦L DM-i实现了后排地板纯平,应该是取消了传动轴,发动机只负责发电,因此属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然而,这种仅凭后排纯平就推断车辆类型的言论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
插混与增程的基本区别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结合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可以通过外部电源充电,也可以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发动机为电池充电。
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则主要依靠电动机驱动,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作为发电机为电池充电,从而延长续航里程。
从技术难度上看,插混的结构相对复杂,因为它需要同时具备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动力系统。
而增程的结构相对简单,因为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主要功能是为电池充电。
能耗和动力体验
在能耗方面,插混由于可以实现直驱,因此在高速行驶时能量损失较小。
而增程则需要经过一次能量转换,即发动机驱动发电机为电池充电,再由电池供电给电动机,这增加了能量损失。
动力体验方面,尤其是在亏电情况下急加速时,增程车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它不能直驱,能量损耗更大。
而插混在直驱模式下,能量损耗小,作用到轮端的功率更高,动力体验更好。
可靠性和适用性
增程车型由于不能直驱,一旦电池或电机出现故障,车辆可能无法使用。
而插混车型即使电池出现故障,如果能够实现直驱,车辆仍然可以使用,相当于有一份备份方案。
如何选择?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增程还是插混取决于个人的用车需求和充电条件。如果充电条件便利,且高速行驶较少,那么大电池的增程车型可能更合适。
如果充电条件不便,且经常需要高速长途行驶,那么插混车型可能更适合。
在车企的技术储备方面,一些新势力车企倾向于选择结构更简单的增程技术,因为这对研发底蕴的要求相对较低。
而一些传统车企则同时拥有插混和增程技术的储备,如比亚迪、吉利、奇瑞和长安等。
总之,插混和增程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消费者在选择家用车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用车环境来决定。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这两种动力形式可能会更加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