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译自美国《联合部队季刊》杂志2025年第1期。文章指出,美国目前有多个拥有核武器的对手,在未来冲突中或许会使用非战略核武器。美国及其盟国必须认真研究这些威胁,考虑如何应对对手有限使用非战略核打击。文章对战略核武器与非战略核武器的区别进行了描述,从战术、作战、战略三个层面对非战略核武器的战术、作战及未来战略影响进行了分析。

冷战结束后30多年间发生的历次冲突中,美国一直在没有遭受真正核武器威胁的情况下作战。由于缺乏威胁和试图摆脱自己的战术核武库,美国的战略和政策已经基本忘记了非战略核武器(或“战术核武器”)选项。当前几乎所有联合部队现役人员都是在冷战后开始服役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听说过战术核武器。但在互联网上搜索“俄罗斯”和“核武器”,就会看到过去一年里有多篇关于普京的核恫吓或威胁使用所谓“非战略核武器”的文章。

不仅是俄罗斯,美国目前面对多个拥有核武库的对手,在未来冲突中他们或许会使用这种武器。如果对手有这样的武器库,一旦被逼至绝境或面临失败之时,为什么不使用?美国及其盟国必须认真研究这些威胁,并考虑如何应对对手有限使用非战略核打击。美国应重新学习和思考核战场作战的政策与理论,在所有战争层面考虑对手有限核使用的影响及后果,制定适当的政治与军事对策。这一点至关重要。

核武器

核武器有多种形状和尺寸,了解其差异非常重要。但核武器唯一的官方区别是战略核武器与非战略核武器。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该武器是否受《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军备控制条约约束,受该条约约束的被视为“战略核武器”。这一术语不定义具体的弹头和当量,只定义运载系统或弹头如何到达目标。

条约中的“战略”运载系统指弹道导弹核潜艇、洲际弹道核导弹与核轰炸机。三种系统的任何一个发射核弹头,都是战略武器。非战略核武器是指由非以上三种战略系统运载的核武器,包括火炮、巡航导弹、中短程弹道导弹、空投武器、原子弹拆除弹药、原子地雷以及其他攻击方法。

20世纪80年代末,冷战结束前,据估计,美国和苏联共拥有6万多枚核武器,其中大多数是非战略核武器。同样,战略和非战略之间的区别仅适用于运载系统,而不适用于弹头的当量和大小。战略不等于大当量,非战略不等于小当量。非战略核武器的当量可能高于某些战略核武器,反之亦然。

还有其他一些与核武器相关的术语,如战术核武器、战场核武器或低当量核武器。这三个术语经常与“非战略核武器”互换使用。但如前所述,通过战略手段投放低当量武器是可能的,所以低当量并不总是等同于非战略。此外,“低当量”和“高当量”的界限是什么?是1千吨,还是1万吨、10万吨?对此存在不同观点,但通常低当量指低于10万吨,高于10万吨为高当量。在讨论敌方核武器时,如果没有一致的概念,在制定核反应计划与政策时,可能导致沟通不畅或误解

一旦做出核反应决策的各方对不同核武器类型和特征有了共同理解,就必须了解核爆炸现实与虚构的区别。核武器具有极大破坏性,是可怕的战争武器,我们希望永远不要将其用于侵略。核武器还会产生常规炸药所没有的特殊环境,如热辐射、中子和伽马辐射等。根据规模不同,战术核爆炸的实际影响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战略核武器蘑菇云要小得多。几乎每一部涉及核爆炸的好莱坞电影、电视节目或电子游戏都极度夸大了爆炸的影响,导致民众甚至军队对核爆炸有一种扭曲的看法。这种夸大理解往往导致对战术核武器的使用及其对作战部队的影响形成一种错误观念。

为什么在考虑使用核武器时,理解这种高估很重要?因为这种高估可能会导致作战计划人员、战略家和决策者将核武器视为“银弹”,认为可以将整个部队和城市从地图上抹去,从作战上结束任务,并导致战略过度反应,从而导致升级和更大核冲突。在核爆炸后可能导致政策误判,甚至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对于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各级军事和政府领导人而言,了解核爆炸的实际情况至关重要,以便能够在战场上对对手的核使用做出适当回应。


在战场上使用核武器

如果对手在战场上使用核武器,不审视其在每个战争层面的使用和影响,就不可能了解其全部后果:对部队的战术影响,对任务的作战影响,以及对国家对策和未来战略的影响。美国的政策与核反应决策者必须了解和考虑所有影响。

战术层面。在战术层面可以确定对人员和设备的实际影响。除非使用百万吨级武器,否则在大多数作战行动中,有限核打击可能只会影响到一个旅或更少。受损和被摧毁的车辆数量、伤亡人数、受伤类型、医疗需求等各种信息,如果不进行战术层面评估,就无法获得这些信息。

在作战或战略层面评估核打击并不能确定爆炸所产生的影响,无法提供爆炸对人员和装备的实际影响。真正理解核爆炸的伤亡与影响还需要从战术层面。

作战层面。不能仅从战术层面研究核打击,因为尽管这些影响可能是战术性的,但只有在更高的作战层面才能看到核爆炸的影响。从战术角度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整个作战任务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战术作战。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你可能赢得了战斗,但我将赢得战争。”在作战层面,如果只有有限数量的战术级单位受到低当量核打击,这可能是正确的。

在考察作战层面时,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爆炸造成的伤亡人数,以及对作战行动的影响。反恐战争期间,被认定为是大规模伤亡的事件通常涉及5-10人。美军很久都没有与一次打击就能造成数百人伤亡的敌人作战过,大量伤亡是作战上的挑战,而非战术上的。美国需要重新考虑应对极高伤亡人数的理论和政策,面对对手的核应用,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核爆炸作战影响是在受到核爆炸袭击的作战部队之外。爆炸现场附近可能会有一定比例的平民看到明亮的闪光。与大多数人一样,他们会高估辐射的影响,认为自己受到辐射并即将死亡。当地战场,可能还有整个作战区域将挤满试图逃离的平民,他们害怕下一次核爆炸。平民将如何限制作战行动或需要哪些医疗援助?200多名伤亡人员将如何在交通堵塞的情况下疏散?在有限核使用战场上,这种作战影响将是一个真正的难点,我们目前的理论和政策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战略层面。战术层面是了解核爆炸对单位人员和设备的影响,作战层面是了解核爆炸对整个任务的影响。为什么要从战略层面理解对手使用非战略核武器?战术核武器从战略层面看有什么价值?应该说,核使用更广泛的影响体现在战略层面。

核武器总是具有战略意义,即使是最小当量的非战略核武器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战略影响,直至政府最高层。想象一下,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对手发生冲突。如果一方或双方反应过度,有可能在几天内从一次核打击升级为有限的核交火,再升级为全面核战争。这种失控的升级可以通过威慑和升级管理来防止,这既是对国家决策层的战略层面的挑战,也是对最高军事指挥层的挑战。战略领导人在对如何使用单一核武器做出决策时,必须考虑许多因素。核报复是否合适,非核反应是否适合继续执行而不使冲突升级?应对核使用的战略信息几乎与核使用本身同样重要。对手可能使用核武器,是因为他有输掉常规作战的风险,这是在彻底失败前结束冲突的最后一搏(“从升级到降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核反应。相反,只要常规作战仍然有效,并阻止对手进一步使用核武器,就继续进行常规作战。如果美国的反应只是继续赢得常规战争,即使不使用战略核武器,也必须向对手发出战略信息。

结论

尽管大多数人认为核武器能够摧毁城市,但数据表明,对手使用一枚10kT当量的核武器对其作战任务影响有限。战略领导人应该清楚,报复不一定使用核报复,增加常规攻击强度可能是对有限核打击的适当反应。如果认为有必要进行核反应,使用核武器的决定权完全在于总统。总统必须在决策时考虑一系列问题,包括整个战争的现状、国家战略目标、展示决心的必要性、以升级冲突达到降级冲突目标的尝试等等。

这种战略层面的决策首先基于对战术层面影响的理解,它如何影响作战任务,以及是否需要“战略”(核)反应。高层领导人可能没有有限核战争的经验。重要的是,对策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并与领导人进行推演,以便其了解对手使用核武器的作战样式、战术及战略后果。美国领导人必须认真考虑可能面临的战略决策类型,并作好应对准备。等到第一朵蘑菇云出现时再做,可能就为时已晚。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转自丨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