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1日,也就是特朗普对全球发起关税战的第9天,美国司法部承认逮捕了一名32岁的宾夕法尼亚州男子肖恩·蒙珀。此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宣称要暗杀特朗普、他任命的联邦官员以及移民局工作人员。
从今年1月开始,蒙珀就在名为“撒旦先生”的账号上发布反特朗普言论,甚至在特朗普就职后火速考取持枪证,囤积大量枪支弹药。诡异的是,蒙珀被捕的宾州巴特勒县,正是去年特朗普遇刺的地方——当时枪手来自宾州另一个县,这说明即便在红州宾州,反对特朗普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蒙珀的威胁看似极端,实则是关税战引发社会矛盾的缩影。特朗普从竞选时就爱用“加税威胁”当武器,如今全面开打全球关税战,直接导致美国国内经济震荡。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民调显示,72%的民众认为关税短期内会重创经济,53%的人担心长期伤害。更直观的数据是,77%的美国人预计手机等电子产品会涨价,73%的人认为汽车和日用品价格将飙升。这种恐慌已经转化为实际行动:超市里抢购中国制造商品的场景堪比疫情囤货,苹果公司甚至紧急空运150亿美元iPhone到美国仓库,生怕关税生效后断供。
但特朗普似乎对民意充耳不闻。他的关税政策就像一场失控的连锁反应:对进口商品加税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企业转而抬高售价,消费者被迫埋单。美国前财长耶伦直言这是“最糟糕的自残”,而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警告,此举可能导致200万人失业。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宣称加税能保护美国产业,结果却让美国农民成了“政治博弈牺牲品”——中国对美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后,爱荷华州的大豆堆积如山,农场主们欲哭无泪。
这种经济阵痛正在催生更多社会矛盾。蒙珀被捕的背后,是特朗普政策引发的民怨沸腾。宾州巴特勒县作为去年刺杀案的发生地,本就暗流涌动。去年7月,特朗普在该县竞选集会遭枪击,特勤局因安保疏漏导致一名消防员丧生,代理局长事后不得不公开道歉。如今蒙珀事件再次暴露安全隐患:他从1月开始活跃于社交媒体,执法部门却拖到4月才动手抓人,这期间他完全有机会实施犯罪。美国枪支泛滥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蒙珀持有合法持枪证,而美国民间枪支数量超过4亿支,平均每100人拥有120支枪,这种环境下,极端分子获取武器易如反掌。
特勤局的压力可想而知。去年枪击案后,他们被曝存在情报传输系统缺陷、现场警戒不力等问题。如今关税战引发的社会动荡,只会让保护特朗普的任务难上加难。试想,当超市小票上的关税金额不断刺痛民众神经,当养老金账户因股市暴跌缩水,当普通家庭被迫推迟购买大件商品,特朗普的支持率必然下滑。而他的对手们正等着看笑话:中国在关税战中采取“数字游戏”策略,明确表示不再跟随美国的税率攀升,反而让特朗普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这场关税战就像一场慢性自杀。美国智库警告,若继续滥施关税,美国可能沦为“贸易孤岛”,被欧亚主导的新经济秩序边缘化。而特朗普的支持者们,那些曾为“美国优先”欢呼的红脖子们,终将尝到苦果——当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越来越贵,当工厂因成本过高倒闭,当街头抗议此起彼伏,他们是否还会为特朗普的“强硬”买单?
蒙珀的被捕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关税战持续,美国社会的裂痕只会越来越深。特勤局的特工们或许该考虑换岗了——毕竟,在一个枪支泛滥、民怨沸腾的国家,保护一个四面树敌的总统,真的需要“九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