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报道, 4月12日,俄军重点打击了乌克兰切尔尼戈夫州边境线附近、雅茹罗夫卡地区的两个小据点,打散了乌军大约数十人的突击小分队。显然,这是为了防止乌军这些小股突击部队闪击进入俄罗斯的布良斯克州。
有了乌军闪击战攻入俄本土库尔斯克边境地区的先例,再考虑到乌军现在又从苏梅州攻入了俄本土的别尔哥罗德州,和俄罗斯布良斯克州有着183公里边境线的切尔尼戈夫州,自然就成为了俄军重点照顾的对象:乌军攻入库尔斯克地区之后,俄军立即就组建了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布良斯克三个集群,专门负责边境线地区的安全。
现在,俄军的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集群,都和乌军打了起来,布良斯克集群自然不敢松懈:乌军攻入库尔斯克地区之前,曾一直宣传说俄军要攻进苏梅州,现在,乌军又在宣传俄军要攻入切尔尼戈夫州,很可能是在故布迷魂阵,自己要进攻俄罗斯的布良斯克州,所以,向来又讲究先发制人的俄军,自然是率先针对乌军在切尔尼戈夫边境线附近的乌军兵力集结地,进行了打击。
此外,在夺回苏贾市,并将攻入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赶至边境线附近之后,克里姆林宫曾经明令,要求俄军在边境线附近建立安全缓冲区,以防乌军再次攻入俄本土。此外,建立安全缓冲区,也是为了防止乌军用地面炮火袭击俄本土,而且,俄乌边境线上,水系发达,森林茂密,沿着河谷无人机低空飞行,很容易就能攻入俄本土,俄防空部队拦截起来则却非常困难。
现在,俄军已经在别尔哥罗德州和库尔斯克州边境线附近,攻入了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州及苏梅州,打出了部分安全缓冲区,因此,在布良斯克州再打出一个安全缓冲区,其实也是俄军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当然,这种故意拉长战线的打法,也一直是俄军新防长别洛乌索夫上台之后坚决执行的战术,这样,不仅可以分散乌军有限的兵力和火力,发挥俄军的兵力及火力优势,而且,这样,还可以在蚕食乌军阵地的过程中,消耗掉乌军最为宝贵的战争潜力。
当然,切尔尼戈夫市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也是俄军发动切尔尼戈夫边境线战役的重要原因。 切尔尼戈夫早在中世纪就建城了,周边水系发达,交通位置优越,距离基辅直线距离仅128公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1941年德军正是突破切尔尼戈夫防线后完成基辅合围。乌战爆发之初,切尔尼戈夫成为俄军初期“基辅攻势”的北部主攻方向之一。
俄军试图突破杰斯纳河防线直逼基辅,但遭乌军第1坦克旅等部队顽强阻击。该城依托河网与森林地形,构建纵深防御,迟滞俄军机械化部队推进达月余,为基辅保卫战赢得战略时间。俄军从基辅退兵之后,切尔尼戈夫仍作为乌北防线核心,边境线部署了大片雷区和部队。
总之,俄军若是开打切尔尼戈夫边境战役,可以通过建立缓冲区、消耗乌军战力、控制战略枢纽,这三重布局,化解当前的边境危机,更为后续战略博弈创造了有利态势,从而将局部战术行动升华为战略体系的重构。所以,可以大胆推测,当切尔尼戈夫的炮声响起时,乌克兰战场的地缘战略天平就会发生微妙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