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年前与张可春先生等若干文化界人士考察戴庄镇文化建设时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偶然翻出,似乎还有一点新意,而“一部邳州史,大半在戴庄”也是那次会上我即兴提出的,事后他们让我把发言作个整理,我就拟了这份提纲。当然,若一一展开来,也是一篇大文章。如今十年过去,戴庄镇文化建设成果显著,但深化细化,还有很大展示空间,如何围绕自然风光、人文历史、考古发现、抗战名山等主题点做大做好富有戴庄特色的大文章,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题记
一部邳州史,大半在戴庄。人文自然景,景景皆称奇。
走马观花半日游戴庄,无不为戴庄丰厚历史文化与优美自然风光所倾倒。重视与发掘地方人文自然资源,如何在有限财力、极少投入条件下将打造文化名镇戴庄?思考几点供参考。
1、梳理资源,制定规划,明确方向,逐步实施。
2、在镇区建文化广场,展示戴庄最精彩文化原素,如人文景观图,游览图,复制最有代表性出土文物等。
3、制作统一人文景观标志牌。
4、以文化站为基地,建民俗博物馆。
5、大象化石出土地的路桥边建纪念碑,可用水泥复原原大象牙化石。
6、禹王山纪念馆建成时,可增加穿军装照相等体验性观光节目。
7、吟诵戴庄诗词很多,可建诗壁。
8、注意完整性代表性民居保护,条件好的可建民俗村农家乐,打造特色戴庄饮食文化。
9、红色戴庄主题
10、名山,名树,名水,名城。
11、注意相关文字图像资料搜集,专人负责。
12、以戴庄美为主题开展摄影、征文、书画活动,作品可充实禹王山展馆或单独陈列。
13、戴庄官微每天推出戴庄介绍一条。
14、建古徐文化纪念碑或标志牌或小型主题公园,强化古徐文化中心地位。
15、韩信瓜屋、九女墩等众多遗址应有说明碑石,并在交通要道口立指示牌。有些毁坏景点可以复原,如依宿山亮石。
16、整合戴庄民间艺术资源,打造特色民间艺术,如说唱类以曹站长《一捧乡歌》为素材,可以搞民间歌谣传唱大会,特色乡村,一村一文化,排演民俗节目,如送房歌上花娇之类。
17、注重搜集民间有特色民俗价值老物件,像石磨,牛车,各种老式农具,老的衣服,家庭用具,很多,可以办戴庄民俗陈列馆。
18、为能传说记忆历史文化老故事的老人录像。
19、保护山体及遗址原生态风貌,适当建碑亭,将戴山文字上的文化资源实物化,在实地体现出来。
20、打造特色文化名村。普及戴庄地方人文文化知识。举办戴庄文化节,促进群众文化发展。
2015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