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点读过本人2025年3月20日发表于《文化佳园》《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百度APP》《企鹅号APP》《乘兴走笔》和《个人图书馆》等网媒上的《佳肴品尝记之一:北京吃烤鸭》吗?如果欣赏过,一定对我和同事们于1980年8月某日在北京全聚德烤鸭店和王府井大街没有吃到烤鸭的遗憾留有印象吧!其实,当时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小插曲,因为与吃烤鸭无关,所以没有记叙。在此专写一篇,愿与读者共享。

话说当年那天中午,我们放弃吃北京烤鸭的馋念而在王府井大街瞎逛。逛着逛着,突然眼前一亮——北京市百货大楼!我没有来过,但不知为什么对这家商场的名称那么熟悉,似曾相识。进去逛逛!

我走进商场一楼,发现自动电梯旁边的一个柜台前围了许多人。出于好奇,我上前挤进去看个究竟。

噢,这是专卖糖果的柜台。柜台里有一个售货员,男性,满头浓密的黑发,国字脸,中等个儿,六十岁左右吧,肯定是个老营业员了。操作台上放着一只有托盘的老式机械台秤,横杠两面都有相同的刻度读数。指针所指,就是要称的重量。

“我要两斤水果糖!”一位顾客对售货员说。

“好来,请稍等!”售货员一边应答,一边在挂钩下换上2斤的秤砣,把横杠的指针滑到底,就是零的位置,然后用左手拿起托盘,朝玻璃柜内操起糖果一颠,同时用右手在糖果上面拨弄了一下,把托盘往台秤上一放,横杠末端上不顶“天”,下不着“地”,停在了“半空”的水平线上——正好2斤!围观的人们立刻响起了掌声。

“货款2元6角。”售货员快速包扎糖果的同时,一口报出货款。当年北京水果糖的价格是每斤1.30元。

“收款3元,找钱4角。”售货员把一包糖果递给顾客,收款找零之后说:“请拿好!欢迎下次再来!”

第二位顾客也要买水果糖。

“欢迎光临”之后售货员问:“请问要多少?”

“我要……1斤……8两!”他为什么不买2斤而要1斤加8两零头呢?可能是想考验售货员而故意为之吧!

“好来!请稍等!”售货员一边应答,一边换上一斤的秤砣,把横杠的指针滑到“8两”处。其他操作依旧,动作非常熟练。

我发现台秤横杠末端有点儿低头,意思是距1斤8两还差那么一点点儿。

“啪!”售货员将手里握着的糖果中投出一颗。横杠立刻上翘,不上不下,停在了水平线上——正好1斤8两!掌声再起。

第三位顾客要一斤水果糖,售货员操作依旧,重量一抓就准,一口报价也准确无误。

这几下,堪称绝招,令人称奇。

我指着柜台里的售货员问身边的一位看客:“这是谁呀?”

“张秉贵呀!”那看客回答。

啊?这是大名鼎鼎的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我在报纸上早就见过,他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百货大楼糖果柜台当售货员。有两大绝招:一是“一抓准”,无论你买多少糖果,一抓就准,最多只有一颗糖的误差;二是“一口价”,无论你买哪一种糖果,多少斤两,他能一口报出准确的总价。收款找零也一样。难怪我抬头见到百货大楼名称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高兴,太高兴!在北京逛街进店,我巧见全国劳模张秉贵表演售卖糖果“一抓准”“一口价”的两大绝招,喜出望外,激动不已。

感想有二。一是张秉贵那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价”技艺,来自于他数百次乃至数千次的苦练基本功。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有坚强的决心,只要肯下常人不愿意下的苦功,再难的事也能做成功。二是张秉贵那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价”技艺,所体现出的爱岗敬业、热情待客、高效省时、分秒必争的崇高精神光耀千秋,永不过时,值得称赞,值得学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