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舆论场中,李佳琦、羊毛月以及何同学的相继 “翻车” 事件,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系列事件背后所反映出的,是年轻人对于 “打工人”“劳动者” 身份认同的强化,以及群体共情的深度觉醒。
李佳琦在直播间针对 79 元眉笔发表的不当言论,一句 “是因为你不努力工作”,瞬间刺痛了无数消费者的心。在大众眼中,一支眉笔的价格并非单纯的数字,而是背后普通劳动者辛勤付出的价值衡量。羊毛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嘲讽应届生就业难,甚至在万柳书院事件中对富家子弟谄媚的行径,更是引发众怒。而何同学与库克会面后,却拿司机 “练勇气” 的行为,也让不少人感到失望。这些案例无一不触碰了大众的敏感神经,唤醒了年轻人对既得利益群体以及那些吃尽时代红利者的负面印象。
当下社会,年轻人对于有钱有名者的傲慢、拜高踩低以及嫌贫爱富的行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厌恶。在他们心中,既然一些人能够与商业巨头库克同桌共餐,与万柳书院的少爷们谈笑风生,那么自己则更倾向于与辛苦奔波的网约车司机、为生活精打细算买不起 79 元眉笔的普通人站在一起。这种情感倾向,不仅体现在对这些网红的抵制上,更反映出社会叙事逻辑的悄然转变。
回顾二三十年前,人们在观看偶像剧和现代剧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出身优越、拥有财富和地位的男女主角。那时的社会叙事,更多围绕着精英阶层展开,似乎成功就等同于成为剧中那样的精英。而时至今日,观众的代入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家更容易代入的是剧中的配角,甚至是那些没有名字的龙套角色,比如被主角刁难的服务员、保姆、跟班或者小摊小贩。这一现象清晰地表明,社会的叙事逻辑正从过去的 “精英叙事”,逐步过渡到真正能够代表大多数普通百姓的 “人民叙事”。毕竟,在社会的运转中,真正创造价值的是占比庞大的普通人民。
随着这种社会意识的转变,打工人和劳动者群体不再愿意毫无保留地夸赞富豪和名人,不再甘愿为他们贡献流量、高额利润以及情绪价值。相反,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态度,对那些不尊重普通群体的公众人物予以抵制。雷军主动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普通人,其亲民的形象赢得了大众的好感;胖东来重视员工权益,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和良好的待遇,从而收获了极佳的口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网红、媒体以及导演编剧,仍然沉浸在以往高高在上的叙事逻辑中,无视普通大众的情感需求,那么他们的 “翻车” 也只是时间问题。
从更早之前的 “小镇做题家” 事件,到如今这几位网红的塌房,背后爆发的逻辑高度相似 —— 都是因为冒犯了普通出身的年轻人以及努力奋斗的打工人。在这个时代,普通大众不再沉默,他们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而那些忽视这一趋势的人,注定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社会叙事逻辑的转变,是民心所向,是对普通劳动者价值的重新审视与尊重,未来,也必将促使更多的公众人物与企业重视普通大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