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打骂了母亲长达四十多年,我曾天真地以为,父亲去世后,母亲便能迎来解脱,可现实却是我想多了。



五零六零后的婚姻,大多是经人介绍而成的。就像我的父母,他们都是二十三四岁,就经媒人介绍认识的,并且见面了几次,就结婚了。

而要说起父母的婚姻,我是很不理解的,因为父母两家的条件悬殊很大。

我母亲娘家有华侨,家里条件在村里也是响当当的,有一座大宅子,吃喝不愁,我外公还是村队长,有一定地位,没人不尊重。

母亲作为家里五兄妹里唯一的女儿,从小也没吃过什么苦,并且还读了初中,而在村里,能小学毕业的人都很少。

而我父亲家呢,却是另一个极端。家里也住大宅子,但却不是独享一座宅子,而是和四家邻居共用的,父亲名下只有5间房,东一间西一间的,还很破旧,家里也没啥像样的东西。

父亲也没啥文化,小学四年级没读完,就回家干活了。身受爷爷的传承,父亲的性格也很暴躁,和母亲的家庭氛围格格不入。

人人都觉得我父亲走了狗屎运,娶了我母亲这样的好妻子,会比较珍惜和疼爱,但我父亲却没怎么对我母亲好。

从我有记忆起,父亲对母亲的态度,一直是非打即骂。



农忙时节,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到田里去帮忙收割庄稼。忙了一上午,好不容易回到家,又马不停蹄地钻进厨房做饭。

饭菜上桌,母亲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可父亲却还会皱着眉头,嫌弃地挑着饭菜说:“这菜炒得这么咸,是不是盐不要钱啊?你看看你,做个饭都做不好!”说着,还把筷子重重地摔在桌子上。

母亲默默地往菜里加了点开水,轻声说:“可能今天忙忘了,多放了一次盐巴,你将就着吃点吧。”

父亲却不依不饶,猛地站起身,一脚踢翻了旁边的凳子,骂骂咧咧地走进房间,只留下母亲独自对着满桌饭菜,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我老家的冬季,寒风凛冽,需要靠家里的炉子取暖。母亲怕父亲受冻,总是早早地把炉子柴火烧得很旺。

可有一天夜里,风刮得特别大,炉火渐渐弱了下去。母亲起身准备去添柴,不小心碰倒了放在旁边的一个罐子,发出了声响。

父亲被吵醒,顿时火冒三丈,从床上跳起来,冲着母亲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嘴里还骂着:“大晚上的,不让人睡觉,你是想干啥!”

母亲蜷缩在地上,疼得直掉眼泪,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激怒父亲,换来更狠的打骂。



有一次,一位远房亲戚来家里做客,母亲热情地做了一桌子菜。

席间,亲戚夸赞母亲厨艺好,持家有方。然后一位亲戚,趁着酒醉,调侃了我父亲,说娶了我母亲这样的好妻子,真是烧高香了。

可父亲听了,就很不高兴,在客人走后,对母亲冷嘲热讽地说:“就会在别人面前装样子,家里被你管成什么样了,心里没点数吗?”

母亲委屈地解释:“我也是想让客人吃得开心。”

父亲根本不听,一股脑的说母亲各种不是,我母亲反怼几句,父亲就随手拿起一个茶杯就朝母亲扔过去,母亲赶紧侧身躲开,茶杯砸在墙上,碎成了一片片,母亲吓得脸色苍白,浑身发抖。

人人都可以说我父亲不够努力,但唯独我母亲不能说。

面对这样的父亲,母亲每次都只能默默流泪,不敢反抗。我也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母亲要一直忍受这样的生活?



后来日子慢慢好起来,我们两兄弟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15年前,比我优秀的弟弟,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就很心疼母亲,想把母亲接到城里去住,远离父亲,让她享享清福。

可母亲却不敢答应,为啥不敢,就是因为在往前几年,母亲有来过两次弟弟家,原本就是想让母亲住个十天半月的。

谁知,住了两晚,父亲就一个电话打过来,张口就说母亲没良心,在城里享福了,却忘了他这个在老家务农的丈夫。

甚至还说,我母亲是不是在城里看上哪个有钱的老太爷,不想回来了。

其实父亲还说过很多不好听的话,只是时间久了,我也记不起,总之经历了那两次事后,母亲就不怎么敢来城里住了。

要去都非得带上父亲,可我们兄弟俩却不太喜欢父亲来。

我们兄弟俩以及一些亲戚,都对母亲的软弱感到气愤。

在我30岁出头时,我就跟母亲说,如果她和我父亲过得不愉快,可以选择离婚,反正我和弟弟长大了,可以养她到老。

可母亲却总是说:“你父亲年纪大了,脾气是改不了的,可我要是走了,他一个人可怎么过。”

就这样,母亲陪着父亲,并受着父亲的打骂在农村老家生活着。



四年前,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

父亲入土后,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是有点味父亲的离开而伤感,二是我想,这下母亲终于不用再受父亲的气了,往后的日子,应该能活得轻松自在一些了。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父亲走后,母亲并没有过得有多么好。她不肯来城里跟我们同住,一直待在农村,守住家里的几亩地。

起初,母亲的身体还算硬朗,还经常下地种菜,然后每逢集市,还会像往常一样,把家里的菜啊,鸡蛋啥的拿去集市上卖。家里离集市5公里,而母亲还能骑着山轮车往返。

我们兄弟看着母亲这样,就认为没了父亲,母亲应该过得更自在,也就没硬劝母亲来城里。

可是父亲去世第三年,母亲还是出事了。

也就是去年春的事,母亲去集市上赶集,邻居托母亲买豆腐,结果母亲到晚上六七点,都没回家。

我们兄弟俩得知后,赶紧放下一切回老家找人,找了三个小时,终于在离家3公里外的一个荒废许久的老屋子里面,找到了母亲。

事后,我问母亲怎么走到这里来了,那么晚也不回家?

母亲却说不出什么来,稀里糊涂的就到了这个地方,然后就记不起回家的路了。邻居托她买的豆腐,也没买,好像她就没去集市一样。

很多邻居都说,我母亲中邪了,要去请道士怎么做法事。

但我不信,带着母亲就来城里住了,和母亲生活了几天,我慢慢就发现的原因。



原来母亲是开始忘事了,在我家居住的第二天早上,明明她一个人都来过我家好几次,几栋几号都知道的,但下楼后却突然忘记了房号,一直在外面坐到中午快12点,我们回家遇到才带她回了家。

后来,看母亲这样的情况,我就带了她去看了医生,没想到她得了老年痴呆症。这让我很不可思议,毕竟母亲才60出头,怎么就痴呆了?

母亲病后,老家的二叔和二婶来看了下她。谁知,二叔一进门,母亲就误把二叔当成我父亲了,责备地问道:“死老汉,这几天都去哪里了,害我到处找不到你,搞得我走迷路了!”

看着母亲这样的举动,让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没想到父亲走了那么多年,母亲还是最记挂父亲。

二婶看着母亲这样,叹了口气跟我们说:“以前你爸在的时候,他俩天天吵,这吵了一辈子,也相互陪伴了一辈子。你爸一走,你妈心里就空了,没了精神支柱,这身体和脑子也会跟着不行了。”



如今,父亲已经走了4年,母亲一下子老了几十岁,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即使我和弟弟已经很努力陪伴她了,但痴呆忘事的病情,却还是越来越严重。

最后,也就是今年刚过完年不久,她已经记不到什么事了,像个孩子一样,我们也很无奈,只能请个保姆来陪护。但这样痴呆的母亲,只要给她看父亲的照片,她就能正常的喊出我爸的名字,会和父亲照片对骂,就像父亲还在世间一样。

我曾经以为,父亲的打骂是母亲痛苦的根源,他走了,母亲就能解脱。可现在我才明白,这么多年的相伴,哪怕充满了争吵与伤害,但他们之间也早已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羁绊。

母亲的生命,在父亲离开后,也失去了光彩,渐渐走向了尽头。这大概就是老一辈人的婚姻,充满了无奈与辛酸,却也有着我们无法理解的深沉情感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