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高调宣布的第六代战斗机F-47项目被曝出“进度感人”——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试飞了五年”,但实际可能是刚刚“新建文件夹”。更尴尬的是,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突然发现:自家六代机的命脉,竟被中国捏得死死的。没有稀土,别说造飞机,怕是连螺丝钉都拧不紧。这年头,谁家造飞机还靠PPT,美国的“伟大计划”,怎么就卡在了一堆土上?



中美这一轮贸易博弈,面对美国加征的“对等关税”,中方不仅对美输华商品加征关税,更直接瞄准了美国的“科技七寸”——稀土。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涵盖从开采到加工的整个产业链。

这一招有多狠?美国军工企业当即慌了神。彭博社分析称,受限稀土元素是隐形涂层、雷达系统、发动机隔热层的核心材料,而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依赖中国进口。更致命的是,中国不仅控制全球90%的精炼稀土产能,还垄断了永磁体等成品制造技术。有报道直言:中国清单的每一项,都瞄准了美国经济要害。

美国现在才意识到,中国这次反制“安排得明明白白”。有观察人士认为,F-47的研发很可能因为稀土断供陷入停滞,没有镝,发动机耐高温性能直接“拉胯”;缺了钇,雷达系统就成了摆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曾披露,每架F-35需要417公斤稀土,而六代机对材料性能要求更高,用量只多不少。

特朗普原想用F-47证明“美国技术无敌”,但现实很骨感:美国唯一一座稀土矿芒廷帕斯,精炼技术还得靠中国;想从澳大利亚、加拿大找替代?这些国家的稀土产量加起来不到全球10%,且冶炼厂设备上还刻着“MadeinChina”。美国国防部甚至被曝出偷偷启用战略储备稀土,但库存仅够维持18个月。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用量虽少,却是军工产业的“胜负手”。美军现役的F-22、F-35,从电子战系统到隐身性能,全得靠稀土撑着。

六代机更是个“吞金兽”。按照波音公布的数据,F-47要实现超音速巡航、人工智能空战和无人机协同,稀土用量至少比F-35多30%。然而现实是,美国连现有需求都搞不定,2024年F-35交付多次因稀土短缺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强推F-47,本质也是一场“政治豪赌”。中国“南六”“北六”两款六代机密集试飞,让美国空军如坐针毡。五角大楼报告称,中国六代机可能2028年服役,比美国原计划提前两年。为挽回超级大国面子,特朗普不顾技术争议,钦定波音主导项目,甚至把机型编号定为F-47,对应自己第47任总统的身份。

但这款“总统专供机”从出生就带着先天不足:波音近年因737MAX事故信誉扫地;采用鸭翼设计被军迷嘲讽;更离谱的是,五角大楼项目分包商到了五级六级这个层次,几乎无法离开中国厂家,有网友戏称:F-47的零件,怕是义乌都能组个高仿版。

F-47的困境,暴露了美国产业空心化的痼疾。冷战结束后,美国把稀土开采、冶炼等“脏活累活”外包,自己专注金融和设计。如今,中国掌控从采矿到磁材生产的全产业链,而美国连稀土分离厂都要靠中国工程师调试设备。特朗普曾吹嘘要“重建美国制造”,但现实是:重建一座稀土精炼厂需10年,培养熟练工人得15年。



美国试图在军事基地自建稀土冶炼厂,却卡在环保审批——五角大楼既要防中国“断供”,又得应付环保署的罚单,活脱脱上演“我打我自己”。

F-47的困境表明,中国的反制绝非临时起意。早在2012年,中国就开始布局稀土战略:出台《稀土管理条例》,严控开采总量;通过“一带一路”整合全球资源;投资百亿升级冶炼技术。2024年中美关系恶化后,中国更逐步收紧镓、锗等关键矿产出口,等到美国加征关税时,直接打出“稀土王牌”。

这种“你打关税战,我打供应链战”的策略,让美国进退两难。欧盟智库报告指出,若中国全面断供,美国六代机项目至少要延迟5年。而美国网友的吐槽更扎心:“我们的F-47还在图纸上,中国人的六代机已经能拍4K高清图了。”



F-47就像中美博弈的缩影:美国想用“小院高墙”围堵中国,结果自家院子先漏风了。特朗普以为关税战能逼中国屈服,没想到中国反手卡住稀土命脉;他吹嘘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但F-47连螺丝钉都得看中国脸色。这种矛盾背后,是霸权逻辑的崩塌。美国《防务新闻》说:我们制定了所有规则,但中国人改写了游戏。

如今,F-47项目成了特朗普的“政治风筝”——线在中国手里攥着,飞多高得看人脸色。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难道就是让六代机变成望“稀”石?这场博弈给世界上了生动一课:大国竞争,光有PPT不够,还得有真产业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