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惨遭滑铁卢!三年产能暴跌,隐身性能被歼-35E碾压,印度订单成最后救命稻草?

俄罗斯空天军的“王牌”苏-57再次成为焦点——但这次不是因为技术突破,而是产能拉胯和隐身缺陷的双重暴击!4月11日,社交平台曝光的2架新苏-57(红色“25”、“26”号)引发热议,但细看之下,这款号称对标F-22的五代机,表面工艺依旧粗糙,分体式座舱盖的雷达反射问题甚至被专家嘲讽“隐身性能落后歼-35E一个时代”。



更扎心的是产能数据:2023年苏-57产量仅7架,2024年前4个月仅交付2架,全年恐难突破12架。相比之下,中国歼-20早已突破200架大关,而苏-57服役总数仅27架,连歼-20的零头都不到。俄媒吹嘘的“年产12架”目标已成泡影,背后原因直指西方制裁导致的供应链断裂——关键电子元件依赖进口,连雷达T/R组件都被曝依赖韩国技术!



战场表现更尴尬:俄乌冲突中,苏-57因数量稀少和隐身短板,几乎沦为“隐形花瓶”。而中国歼-35E凭借一体化座舱盖和0.05㎡级雷达反射截面,成为国际军贸市场的黑马。阿尔及利亚原计划采购苏-57,如今却因性能不足转向歼-35E。



印度成了苏霍伊最后的希望——若拿下百亿订单,或能续命项目。但面对F-35和歼-35E的围剿,苏-57的“机动性优势”在超视距空战时代已显苍白。俄媒强行吹嘘“优于歼-35”的言论,连自家专家都心虚:“现代空战,隐身和电子战才是王道”。



笔者认为苏-57的困境,是俄罗斯航空工业衰落的缩影。若不能解决“心脏病”(电子元件)和“隐身瘸腿”,即便印度买单,也难逃沦为“五代机垫底”的命运。而歼-35E,正以隐身利剑的姿态,横扫北非和中东市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