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作为口罩事件后,全面放开的第三个五一黄金周,预计全国旅游人数将创下新高。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预测,今年五一期间国内旅游人次有望突破3.5亿,比2023年增长15%以上。



在这个人潮涌动的假期里,无论你是选择热门景区还是小众路线,了解这些旅行禁忌都能让你的旅程更加顺利愉快。所以,五一假期将至,提醒:无论去哪旅行,记得26条禁忌,男女都用得上。



一、行前准备禁忌

1、忌不做行程规划

今年五一多地景区实行预约制,如故宫、黄山等热门景点需提前7-15天预约,临时到场很可能吃闭门羹。

2、忌购买"超低价"旅行套餐

近期出现多起以"政府补贴"为名的旅游诈骗,务必通过正规平台预订。



3、忌忽视天气变化

今年五一期间南方多地将迎来强降雨,北方则可能出现沙尘天气,需提前查看目的地天气预报。

4、忌携带违禁物品

2025年新实施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对携带物品有更严格规定,特别是压力容器类物品。

5、忌不做健康准备

虽然疫情已过,但春季流感仍在流行,建议携带常用药品。出门的时候,注意自己的一个身体健康。

二、交通出行禁忌

6、忌乘坐"黑车"

多地交通部门将在五一期间严打非法营运,乘客也可能面临处罚。所以我们在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



7、忌疲劳驾驶

今年五一假期高速公路将继续实行免费政策,预计车流量大增,建议每3小时休息一次。

8、忌随意变更车道

多地启用新型电子警察,对高速公路上随意变道行为进行抓拍。而且变道的时候,也要注意打转向灯,要遵守交通规则。

9、忌超速行驶

五一期间全国将开展为期15天的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超速20%以上将面临更严厉处罚。

10、忌忽视儿童安全座椅

2025年起,新交规对4岁以下儿童必须使用安全座椅的规定执行更严格。所以出行的时候,记得要让孩子坐安全座椅。

三、住宿安全禁忌

11、忌选择无证民宿

多地开展民宿专项整治,入住前请确认经营资质。



12、忌不检查房间安全

入住后第一时间确认消防通道位置,检查房间是否有隐藏摄像头。

13、忌随意透露房号

特别是在社交平台发布带有定位和房号的信息。这样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14、忌使用公共WiFi进行支付

酒店公共网络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15、忌将贵重物品留在房间

即使放在保险箱也不完全安全,所以贵重物品,最好是随身携带。

四、景区游览禁忌

16、忌触摸文物古迹

今年敦煌莫高窟等文物保护单位启用了新型感应报警系统。而且很多旅游景区,也做了全面的升级。



17、忌随意投喂动物

北京动物园等场所已对投喂行为开出多张罚单。

18、忌攀爬未开放区域

2025年已发生多起因违规攀爬导致的伤亡事故。所以一些没有开放的区域,一定不要因为自己的好奇,然后就跑过去。

19、忌购买景区"野导"服务

多地开展导游资质专项整治,无证导游将被重罚。而且大家出门的时候,一定不要被人给忽悠了。

20、忌不遵守分流措施

今年五一多个热门景区将实行分时段预约游览。所以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一下时间,不要错过了。

五、消费购物禁忌

21、忌冲动购买"特产"

多地出现以次充好的"天价特产"陷阱,特别是所谓的"养生药材"。而且这个也是每年经常会发生的事情。



22、忌不保留消费凭证

2025年新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电子凭证效力有明确规定。所以买东西的时候,养成索要发票的好习惯。

23、忌参加"免费"活动

景区周边常见的"免费拍照""免费体验"往往暗藏消费陷阱。看似免费实则,全是陷阱,要知道,天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24、忌随意扫码

街头出现的"扫码送礼"可能存在信息窃取风险。出门在外要注意对自己隐私的一个保护,不能随意去透露自己的隐私。

25、忌不核对账单

餐饮等消费场所可能存在"多算钱"的情况。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注意,要核算好自己的对账清单。



26、忌携带大量现金

电子支付已全面普及,携带大量现金反而增加风险。所以我们可以携带一些,但是最好不要太多,以免出现大的一个损失,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2025年的五一假期,随着旅游市场的全面复苏,各地都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优惠措施。但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遵守规则,避开这些旅行禁忌。记住,安全、文明的旅行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环境的尊重。这样也是提前预祝大家度过一个愉快、平安的五一假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