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Q:

SOHO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说是老潘灵感来源是什么?从哪里借鉴的设计?

A:

1、我也不知道,听到的版本太多,估计连老潘自己都搞不明白了。

2、最早的说法是借鉴的纽约Soho,在曼哈顿的下城,也可以叫“苏荷”,这听着就挺文艺的是吧?但本名其实是South of Houston,休斯顿南街,挺土的一个地名。

这嘎达本来是工业区,净是各种厂房。70年代的时候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然后又是石油危机,于是造成了美国严重的经济危机,滞胀。伴随的是资本全球化+制造业外流,集装箱开始一统江湖,于是美国制造业就走了下坡路。现象就是休斯顿南街逐渐荒废,跟后来的底特律似的。

其实底特律也是70年代开始没落的,只不过因为规模大到不能到,跟咱们的老国企性质一样,所以又多扛了20多年。而SOHO没扛住,很快就成了破败街区,聚集不少穷人+流浪汉,治安非常乱。

后来是不少画家搞艺术的图这里房租便宜,于是租下了厂房改造成工作室和画廊什么的,就相当于咱们大山子的798。而且多说一句,798的创始人洪晃,就是因为70年代被派到纽约当留学生的。而当时正是Soho开始艺术化的年代,所以后来这名门痞女就给复制到酒仙桥老工业区了。

之所以潘石屹说是借鉴的这里,可能因为张欣是华尔街的小白领吧,对这休斯顿南街比较熟悉,所以就借用了名字。

另外多说一句,Loft其实就是纽约Soho的典型风格,毕竟都是厂房,又大又高,改造成跃层正合适。只不过咱们的Loft现在指小跃层,跟阁楼儿似的。

3、不过后来又有人说老潘的Soho是借鉴了伦敦Soho,本意是“呦吼”的拟音词,打招呼的意思,翻译成北京话就是“吃了吗?”后来这里成了时尚+繁华的商业街,也就被老潘拿来说事儿了。

不过我不太认可,因为伦敦这里早期是红灯区,确实繁华,但毕竟是好说不好听啊。但是伦敦Soho靠近金融街,所以和老潘的Soho现代城位置有点儿像。而且也算唐人街,或者跟跟唐人街合并了吧。所以说华人是参与了改造也说的过去,被老潘借鉴就也能讲通了,只是我不太信。

4、再后来又有人说Soho借鉴的是日本风格,因为日本房价高,所以才会居家办公为一体。另外日本是非常追捧公寓的国家,高档公寓比独门独户的一户建贵的多。所以就被老潘借鉴了,含义是高档+多功能+时尚。

但我也不太信,因为我反正没在日本见过这种商住两用的形式,至少不多。或者说这种形式在全世界都少见,属于两头儿不靠的玩意儿。

5、再后来就说Soho是集各家之所长了,是老潘独创的概念,Small office+Home office,小公司居家办公的意思。甭管是否牵强,后来老潘他们就以这为准了。

6、但在我看来,最大的可能还是借用了纽约Soho的名字,只不过形式两码事儿而已。真正的Soho其实就是798,这才是工厂改造成艺术区的典范。

仅供参考。

Q:

请问,我们家是21年9月份(房价正高点)在酒仙桥的高家园小区买了一个小两居64平,当时花了不到370,现在估计也就值330左右,贷款也基本没还完了,目前自住。闺女孩子4岁,上幼儿园小班,27年上小学。我们没有北京户口,积分也没有希望,不过有工居证,本来想考虑去天津,但是想来想去感觉天津不如北京,还是想在北京生活。

后面面临孩子上小学,社区里有一个高家园小学,查了一下很一般,而且高家园小区八几年的房子,以后时间长了保值肯定也不行,所以想问下您,像我们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应该换房?另外,目前是否是换房的时候,换房的话,家庭可以承担1w左右的房贷,熬夜加班攒点钱不容易,不想房子越来越贬值。

A:

1、高位买的,现在跌10%,那不算多,北京平均都15%以上。贷款怎么叫“基本没还完”,刚不到四年,没必要着急还吧?

2、高家园小学,应该改名好几年了,归了美院系统,但好像又改换门庭了,我没记住。反正就是普通小学吧,北京大多数普校都差不多。

老小区的保值跟房龄关系不大。因为自从允许上市那天就是老小区,不可能再因为房龄而影响价格走势。这就跟退休老头儿似的,有可能因为岁数大了而降低退休金吗?不可能的,只会跟随北京整体薪资而调整,不吃亏也占不到便宜。

老小区也这样儿,这种小区全北京有几百万套呢,大多数都不算学区房,但只要是在市区成熟地段儿+没硬伤,那就甭纠结什么保值。短期有可能因为流动性弱+着急卖而吃点儿亏,长期的话就是大盘平均值,因为这种小区本来就是大盘的基础组成部分,相对是最稳的。

3、房子是用来住的,为了改善居住体验就换呗,为了孩子上学则看情况,置换也行,买占坑儿房也行。但因为怕贬值而置换没什么太大意义,预算不高的话也未必能换到太好的,如果换的还是同等老房,只是总价增加一些,那就仅是自住提升的意义了。

影响房产价值最主要的就是地段儿,这种老房在北京动辄几百万,到了鹤岗才几万,这就是地段价值不同体现的。

酒仙桥板块不算弱,之前几年是被望京抢走了部分份额,所以整体不太强。但这几年有所改变,或者说虽然大盘火爆时没占便宜,但大盘低迷时也没吃亏啊,还要什么自行车?

4、简单就这情况吧,如果是为了改善和孩子上学那就考虑置换,单独为了保值就意义不大了,老房越老越稳。

可以参考旁边的大山子,798旁边的,又老又破,破的都不好形容。价格走势从来也没占过便宜,但从上市至今20多年了也没吃亏,而且租金收益率在北京排第一序列,租金收益高就意味着居住的性价比高。

如果还纠结就自己算算租售比吧,用总价除以预估租金,如果数值在600左右就算正常,低了更好。也就是说,如果这套小两居能租到5000多就算正常,能租6000以上就更踏实了。

仅供参考。

Q:

请问,想在西城买个房子,孩子三年级,目标小升初时转过去,学区要求不高,中等就行,目前看了车公庄北里电梯楼,扣钟北里电梯楼,百万庄生肖区板楼,铁路巷板楼,面积在50-70平,价格大多在650左右,想问下,从将来保值的角度这几个小区哪个会好一些。

同样的钱在新北苑可以买润泽悦溪,中铁国际城,世华泊郡90平左右的房子。从长期保值的角度看,和西城的几个相比,哪个会更好,帮忙看看。

A:

1、跨区小升初,要求学区中等,这我不敢保证,只能是到时候看运气。毕竟三年级是2022年入学的,高峰期的学位都紧张。

未来保值的话那就计算学区溢价率呗,溢价比例越低的自然性价比越高,溢价部分的保值风险也越低。这让当地中介给计算吧,只要是没有硬伤的同等房源就都好算,用数字比较更清楚。

如果溢价率同等水平,那就首选没电梯的板楼,板楼中首选百万庄的。

2、跟新北苑的长期比较保值,这不是一种产品啊。学区房相当于老奔驰,新北苑商品房相当于新款特斯拉,怎么比啊?或者说学区房是包含学区溢价的,不好跟非学区房比保值。

分开比吧,如果只看基础部分,那近十多年来是新北苑的占优,这是送分题。但既然叠加了学区溢价,那西城的就占优了,有单独增加的配套价值。而新北苑只是挂了朝外校区的名字,现实中还不算学区房。

不过也考虑好,今年是入学高峰的最后一年,明年之后就是明确的趋势拐点,再往后是否还能保持溢价率就看政策了。有政策就能撑住,没有的话很可能受影响,那这几个学区房子的保值就弱于新北苑的了,毕竟学区和房子都不算太强。

3、当然这长期也得说多少年?真要持有十多年的话或许又是学区房占优了。也就是等过了这已经确定的十年低谷期之后,学区房有再度受追捧的可能,也看到时候的政策吧。

4、总之您这要求有点儿偏高了,既要求中等学校,又要求保值,还要跟强势板块没溢价的次新商品房相比,不太好兼顾。

仅供参考。

Q:

请教一下您。我的情况是两套房无贷款。一套无学区,朝阳北三环80年红砖楼小三居,已加外挂电梯。另一套学区房,西城小一居老人住,我们带娃在这套附近租房。我工作单位在朝阳,10年后孩子上大学后想再搬回朝阳住。现在是觉得朝阳这套太老破了想卖掉,估计到手400多点,可以+200现金再贷款200买800万左右的房子。问题不知道该换到哪里。

方案一,换到西城,自住10年后再卖掉换朝阳。

方案二,换到朝阳,目前继续在西城租房住。

方案三,先不动,10年后再置换。

A:

1、换到西城自住10年,800万的房子,如果不挑学区的话那就买溢价低的呗。比如大椿天学区,能买到80多平的小三居,租售比大概800左右,溢价率应该在20%之内。这在西城算是性价比相对高的,能得到650万左右的居住体验。

劣势是毕竟现在是高峰期的最后一年了,明年之后谁也说不好这溢价部分的保值情况。尤其又是这种资源不太强的学区,如果没有政策支撑,溢价部分有可能受影响。即便是不受影响,800万中的150万或以上也要闲置10年,相当于无息存款吧,考虑好是否值得。

2、换到朝阳,800万总价的常规建议是北部为主了,租金都相对高,流动性正常,价格走势也至少不落后。自住或过几年想卖就买次新的,图租金高或长期持有就买老房,这样换租到西城能占20%或以上的便宜。这可以算算现有两套房的租售比,看看差距多少。

也就是说,这方案的优势是换租能占便宜,保值没风险。但劣势是住别人的房子,时间长了看自己是否觉得合适了。

3、不动那就不动呗,十年后再说,这看自己的想法了,外人无法评价。

仅供参考。

Q:

请问,23年孩子上小学前曾经咨询过您对于密云房子置换的建议,后面因为准备直升望京对口小学,所以置换搁置。今年上半年我们还是将密云房子处理了,目前手头有150万左右现金。目前的经济形势、国际局势等,普通人看不懂,也不指望能够再通过买房一夜暴富。想跟您说下我的诉求,希望您能指点一点,万分感激。

家庭情况:夫妻双私企,未来可能会失业,没有房贷压力,目前手头现金150万左右。有一个女儿上一年级,家住望京,对附近的学校情况较为满意。

考虑到父母帮忙带娃和未来想分开居住的需求,想在附近购置一套开间或者一居室。总价400万以内的,目前比较有意向的两个小区:宝星园的大开间,400万左右,据说租金7000元,和望京西园一区的一居室,300万出头能拿下,据说租金5500多。

如果是想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居住角度次要的话,这两个小区您更建议哪个小区呢?我目前想多看看,不着急买,如果遇到特价着急卖的再下手,最好宝星园350+能拿下,您觉得有戏吗?

A:

1、我也看不懂这些经济大势,索性懒的琢磨,只持有风险最低的资产就得了,不求多赚,只求相对稳妥。

2、开间和一居室,常规建议是能买正规一居就尽量。因为开间毕竟受众窄,只适合单身或小家庭,有了孩子的都不好办。而商品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所以在买家相对少的情况下,大多数开间的走势都偏弱。

望京算相对好的,因为年轻人多+租房的多,所以开间算没吃亏的。但这种情况在全北京不多,基本都在朝阳东部和北部。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短期持有,那买望京的开间也没问题。十年八年的就考虑好吧,我认为不如正规一居稳妥,反正租售比(性价比)也差不多。

3、另外从流动性角度说,或许开间占优。但我说买一居的前提是长期持有,流动性就无所谓了,出手时别着急卖就行。所以还是看持有周期吧,短了就开间,长了再考虑正规一居。

4、不着急就再等等,现在经济形势太乱了,我也懵逼着呢。关注政策和成交量吧,最近成交量走弱,也没出新政策呢,等着也不会吃亏。但尽量关注,如果出现一个就注意,两个都出现就做好准备吧。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