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十年来全市首个大风橙色预警,昌平区迅速响应,各部门、各街镇严阵以待,全面落实各项防风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城市的平稳运行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2分钟恢复温南路交通

为应对本次极端大风天气,昌平公路分局立即响应、提前部署、迅速安排应对工作,自昌平气象台4月10日10时50分发布大风橙色预警起,全员进入“战斗状态”,应急抢险队伍提前备勤,指挥调度中心不间断运转,全力保障区域公路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守护人民群众出行一路平安。


4月12日凌晨1时23分,道路巡视人员发现昌平区温南路清华阳光公交站附近一棵直径32厘米的杨树倒伏,造成整幅断路。1时34分,应急抢险队伍抵达现场,开始清理作业。


1时45分,现场清理完毕,交通恢复正常。自事件发现至处置完成,整个过程耗时仅22分钟

30米巨棚悬空险情终化解

4月12日13点40分,区应急管理局森林消防综合救援大队接到报警称,位于小汤山镇葫芦河村的一户村民家中屋顶彩钢板被大风掀起。区应急管理局立即派出抢险救援车、指挥车、运兵车共三辆,森防大队20余名救援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处置。与此同时,区消防救援支队也调派小汤山消防救援站到场处置,全力排险救助。为避免触电及二次伤害,救援人员用吊车固定钢板,分块切割拆除焊点,四小时奋战后险情基本解除。


极端大风天气,请广大市民朋友定期检查屋顶建筑、室外支架等是否牢固,及时清理或者固定室外悬挂物,如遇险情,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求助。

水屯市场织密“菜篮子”安全网

面对大风天气,水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围绕“防风险、保安全、稳民生”的宗旨,全面筑牢市场安全防线。


11日一大早,市场便组织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市场内的广告牌、太阳能路灯板等易落物品已被临时拆除,早已加固完成的蔬菜水果大棚,并未受到前一晚大风天气太大影响。


目前市场各类农产品上市量达1650余吨,供应较平常增加11.5%,蔬菜700吨,水果330吨,粮油360余吨,鸡蛋50吨,肉禽70吨……各类商品都十分充足。

“白+黑”火速清障保畅通

4月12日凌晨,北京大风致回天地区多棵行道树倒伏断枝,交通受阻。回龙观市政市容综合服务分中心迅速作出反应,连夜组织紧急抢险人员和抢险车辆,火速奔赴各个受灾现场,展开抢险行动。


午夜12点,工作人员冒着狂风,齐心协力投入到抢险中。面对倒树断枝,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基础上进行现场研判、科学处置,力争以最快速度处理完毕。


据了解,在接到大风预警后,回龙观市政市容综合服务分中心迅速响应,立即启动抢险救灾应急预案,加强值班值守、强化巡查力度。风力加大后,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调动机械车辆,对管养区域内的主次干道、绿地进行全面排查,针对部分行道树倒伏,枝干断落、遮挡路面情况,派出应急抢险车辆和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清障处理。

24小时守护城市安全

区气象局全员进入“战斗状态”,预报员24小时轮班紧盯卫星云图和雷达数据,每小时滚动发布预警快报,与市级部门高频次联合会商。


据了解,截至4月13日12时,区气象局已就此次极端大风天气,累计发布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信息154篇。

无惧大风及时行动

4月12日,面对极端大风天气,阳坊镇迅速反应,协同作战,林场、森防等重点部门24小时备勤,第一时间抢险救援,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大风肆虐下,阳坊镇出现五处树木倒伏和两处墙体倒塌。相关人员迅速响应,积极治理。林场、森防、基干民兵等50余名备勤人员携带油锯、绳索等专业工具分组赶赴现场,对倒伏树木及时进行清理和转运,同时,对部分存在倒伏隐患的倾斜树木实施加固支撑措施。环卫工人及时对道路残枝进行清理,确保辖区主干道畅通无阻。


在狂风面前,阳坊镇全体工作人员坚守防风一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以高度专注和不畏艰险的工作态度,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有力守护全镇群众平安度过大风恶劣天气。

织密防风安全网

4月12日,城南街道及各村社区联合多方力量,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通过全面部署、隐患排查、宣传引导等多方面举措,有效防范极端大风天气,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应急保障,24小时值守卫星电话,落实“半小时一巡查”机制,对突发事件实行“一事一报”,确保响应迅速。各村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强化宣传引导,网格群实时推送安全提示、电子屏滚动播放警示片,工作人员还入户走访了鳏寡孤独群体。


同时,联合物业排查商户隐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城南街道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动态优化应急预案,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守护辖区安全稳定,为居民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狂风中的“闪电战

4月12日,昌平区崔村镇遭受大风天气,中午12时10分,崔阿路大辛峰村路段出现惊险一幕,一棵大树被大风拦腰折断,粗壮的树干横亘在路上,导致该路段交通瞬间受阻。崔村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展现出高效的应急保障能力。镇专职消防队第一时间接到通知,火速赶赴现场。在最短时间内,倒地树木被成功清理,道路恢复畅通。


东崔村村域内先后2株树木倒伏影响交通,村内立即安排车辆、人员将树木移走,主动自救,大辛峰村发现崔阿路上架空通讯线路下垂后,立即上报镇政府并迅速安排本村电工采取应急处置,保障了崔阿路的通行。

“随手拍”秒变安全哨

4月12日,极端大风天气下,昌平区回龙观街头出现树枝掉落、指示牌侧歪、护栏倾倒等情况。龙泽园街道龙骑志愿团的骑手小哥们利用在大街小巷骑行往来的工作优势,随时捕捉发现隐患问题,并通过“随手拍”上报信息,实现辖区安全隐患快速高效处置。


当天,骑手小哥们通过平台提交7条隐患信息,涵盖树枝断裂、道路堵塞、公共设施松动等情况。其中,叮当快药小哥吴鲁杰一人就上报了5条险情信息。他还在送单途中主动停下,清理道路上被大风吹散的苫盖网,为行人和车辆排除交通隐患。

龙泽园街道同步建立了24小时应急专班群,实施“一线一响应”的高效处置标准。每条隐患信息可以在10分钟内得到响应,最快处置时间缩短到半小时,展现了城市治理的效率与精准。


他们正如“城市卫士”

在风中的昌平筑起“一道屏障”

守护着每位昌平人的平安

为他们点赞!

更多视频,尽在北京昌平视频号,欢迎关注~




记者:李佳硕、王凯琳、王星宇、王晶依、石晶、向凌潇、徐括

北京日报客户端 孙云柯

‍‍‍

微信公众号:beijingshichangping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