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这人挺有意思,两年前,他连发了四条微博,谈论车企的市场营销费率、水军和拿回扣等问题。李想指出,理想汽车的品牌市场费用率是 0.6% ,包含与品牌相关的公关、活动、广告、车展、发布会、车主运营等,“几万元的费用我都要审批,避免乱花钱”。
他还进一步揭露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回扣”现象,称部分品牌营销费用中存在高达10%-50%的回扣,账本亮得跟LED屏似的,恨不得把汽车圈那点腌臜事全摊在太阳底下晒晒。
谁曾想风水轮流转,如今自家公司被百万粉丝博主“填鸭式教育受害者”讨债。近日,“填鸭式教育受害者”公开点名理想汽车,称其2024年3月合作到期后拖欠费用,且要求“返点”以推进付款。
不知道李想对这笔费用预算,当初有没有审批?对下面人明着要“返点”这点事,心里清不清楚?合着您家反潜规则的方式,就是亲自下场当潜规则?
翻开车企欠账史,活脱脱一部《资本论》现实版。媒体、自媒体,都成为免费的长工。2024年6月,汽车博主@车圈朵教主Dora 在微博爆料,称多个车企(包括G、A、P、NZ等品牌)及代理公司(Ds、Sk、Lz)拖欠媒体车马费,部分款项拖欠超半年至一年。车马费通常为500元左右的交通补贴,但车企以“预算紧张”为由拖延支付,甚至要求媒体“返点”。
2024年8月,新浪财经等媒体报道,部分车企以“合作”名义要求自媒体购车试驾,但承诺的车马费未兑现,且合作报价极低。有博主称,车企活动频次高但费用低,导致自媒体“白嫖”现象普遍。
去年年底停摆的极越汽车(吉利与百度合资),被曝拖欠供应商浙江星塘文化传媒3700万元广告投放款,导致对方濒临破产。相比之下,极越汽车拖欠我的小一万费用,确实显得我这债主当得不够体面——人家欠钱都是按上市公司标准走账,我这顶多算村口小卖部赊账水平。
罗永浩当年说要做“时间的朋友”,车企大佬们怕是连“时间的炮友”都算不上。这帮人精着呢,账期能拖半年绝不拖五个月,返点能抠10%绝不只拿9.9。哪是商业合作,分明是当代黄世仁遇上杨白劳。可别忘了,今天能欠媒体(自媒体)五百,明天就敢欠供应商三千万,后天说不定连消费者的定金都敢挪去填窟窿。
商业社会最基础的信任链条正在断裂。契约精神变成厕纸,商业伦理沦为笑谈,必然会反噬整个产业链。媒体被拖垮了,优质内容自然消失;供应商被拖死了,零部件质量跟着跳水;消费者以为车企省下的营销费会补贴给你?太天真了,省下的钱只会变成股东腰包里的人民币,变成财报上的虚假繁荣。
当整个行业都在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最后套住的只能是自己的脖子。毕竟,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您琢磨琢磨:连五百块交通费都要克扣,研发、制造等其他环节动辄数十亿、上百亿额资金账目,真会干净得一尘不染?
作者简介
当你关注财经和时事热点时,我愿与你分享背后的故事和观点